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54|回复: 0

贵州省劳动模范罗谋:一位高级技工的医药创新之路

发表于 2010-7-2 10:03:3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4月6日,贵州高新技术制药企业“信邦制药”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成功发行。使贵州资本市场打破了五年的沉寂,迎来久违的IPO(股票上市发行)。

此时,全省劳动模范,颗粒制剂班班长罗谋正在车间里严格按照GMP技术要求组织生产。14年来,他和公司的技术团队一起,围绕新药创制不断创新,为企业成功上市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从普通员工到高级技工

1996年7月,罗谋加入信邦制药。

“进公司时,他是一名不起眼的普通员工,在颗粒制剂班里,他主动向技术员和专家学习;翻烂了200万字的《实用GMP培训教程》,把《生产部通用SOP培训资料》和《一步制粒岗位标准操作规程》熟记于心。”生产部办公室文员杨玉芳说。

“1997年罗谋当上了班组长、高级技工,他对颗粒制剂操作规程中的温度、干燥度、硬度等,都认真记录、铭刻于心。”生产部经理舒万里说。

2001年10月初,“天然温室”的罗甸气候酷热,罗谋接到某种新药的生产计划任务。罗谋和他的班组员工,配合技术部专家组,在酷热嘈杂的车间里日夜鏖战,啃书本,查资料,无数次开机试验……次年3月8日,终于成功生产出质量合格的药品。

2003年2月,国家药监局要求银杏叶片制粒标准从地方标准提高到国家标准,各种参数的改变,对药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罗谋主动请缨,参与到改变参数、质量提升和药品崩解时限等课题研究和实验中来。通过近一个月20次的反复试验,探索出调整风湿设置、喷液时物料温度、内喷液频率等多项技术,终于完成了银杏叶片中间体工艺的探索,为提升质量标准提供了保障。

    不断创新新药生产工艺

颗粒制剂班,是新药试验关键车间。

“员工创新则企业创新。从2002年以来,公司每年都研发出一种新药品,而生产颗粒新药都要交给罗谋班组去完成。”公司副总经理刘晓阳说。

2007年12月6日,公司研发并下达新药护肝宁片试验生产任务。“开始试产时,护肝宁片制粒硬度、片面光泽度不够,且易生裂片,达不到质量要求。”罗谋说:“我有几个星期睡不好,天天在想,连做梦都梦见自己在车间里做试验……”

经过两个多月63次的技术改进和实验,终于找到了解决的方法,达到了质量要求,完成了生产计划任务。

2008年3月,公司对片剂和颗粒剂提出更高的要求:片剂崩解时限从原来的35分钟缩短25分钟左右;颗粒剂提高一次成品率,色泽均匀。

罗谋深知,药品要提速崩解,关键在生产工艺。这项重任又落到了他的头上。

从接到任务的那天起,罗谋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通过对所用原辅料的选型、原辅料的生产工艺等多方面的研究得出数据,又从精选原材料、改进工艺、改善物料性状等入手,通过几番几覆的试验,耗时达三个多月,终于找到一套解决方案。

……

刘晓阳告诉笔者:“在罗谋和技术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公司拥有6项专利、9项外观设计专利所有权,另有37项专利申请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初审合格或受理。心脑血管和消化系统治疗方面的片剂、胶囊剂、颗粒等7种剂型品种已达44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