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3-19 20:24:05
|
查看全部
立志矿山创奇迹 扎根煤海铸辉煌
――记川煤芙蓉红卫煤业党委书记兼总经理、武乐筹建矿指挥长邱居德
作者:罗勇(川煤集团芙蓉公司红卫煤业)
人物检索:邱居德,男,43岁,大学本科,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治灾专家。见习技术员、区队长、科长、副矿长、总工程师、矿长,一步一个台阶,他坚定踏实走过;生产矿的总工程师、技改矿的矿长、党委书记、芙蓉公司新井建设指挥长、资源整合办主任,一步一个脚印,他无私无畏;职工代表、县人大代表、川煤集团党代表,一言一行,他无愧信赖;市级青年技术能手、川煤集团拔尖人才、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研人员,他硕果累累,荣誉无数;……
人物愿景:把武乐煤矿建设成为一座十年内领先,二十年内不落伍的现代、生态、科技领先的安全和谐型矿山。
22岁那年,他走出校园,迈进重灾大矿,成为一名真正的煤炭人。
21个年头,他科技攻关20余项,实践与应用结合,每年为矿节约治灾费用2000余万,引领白皎矿走出了五年一次较大事故,十年一次重特大事故的怪圈。
21个春秋,他与科研院校合作30多个省部级及局内课题研究,独立撰写科研报告六篇,各类刊物发表论文十多篇,建成重灾矿井独特的灾害防治体系和瓦斯管理体系,瓦斯超限次数从90年代初的每年2千余次下降到50次左右。
2010年初,他受命为红卫煤业公司总经理,接管起着手技改,资源枯竭,经营亏损大的老矿,思考研究着走科学化、机械化道路,降低职工劳动强度。天有不测风云,4月24日,矿井±0水平掘进头异常涌水,他凭着经验,下令停产,当得知水量有增加迹象时,要求作业人员全部撤离,立即布置预防措施,做好水量变化的观测,作好堵水准备。次日,暗河水突破玄武岩屏障进入井下,在巨大涌水情况下,未造成任何伤亡事故,创造了重大涌水灾害不伤人的奇迹,受到了省煤监局领导的高度评价,树立了全国同类事故救灾史上的典范。
他参工以来,参与处理过白皎矿突如其来的特大型瓦斯突出事故及矿区和地方大小近三十次现场救灾,施救合理,措施有方,从死神手中挽救了近四十人的生命,为国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损失。
剩余储量不足200万吨,生产秩序突被打乱的老矿被迫全面停产,职工出路在何方?他提出“三条腿走路”的思路得到上级认可,驱车数万公里,成功签约采、掘、机电安装等七大工区项目,成功作出了生产方式、人力资源、经营模式、资产处置等四大转移。分流安置员工685人,未见上访事件,实行工区代管,完成产值6800万元,利润1020万元,扭亏为盈,创造了行业分流安置史上的奇迹。
期间担任川煤芙蓉集团资源整合办公室主任的他,先后深入西藏、青海、云南、贵州等地考察煤炭资源情况,形成考察报告7份,完成川内一家煤矿收购前期的工作报告。
邱居德务实作风向组织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老书记超龄退役后,他再添新帽,兼任了党委书记,带领各级党员以创先争优冲刺新矿建设的跨越。
2011年4月,他领军的武乐煤矿项目前期工作获国家能源局复函批准。
2012年2月,国家安监总局致函国家发展发改委,武乐煤矿通过安全核准。
2月17日,川煤集团芙蓉公司与国家电网能源公司签订框架协议,合资组建武乐煤业公司。
一年完成矿井立项核准的如此速度,不得不说是再创奇迹。
这些日子,邱居德马不停蹄,没有白天黑夜。那段时间,他几乎踏破了国家、省市县等不同机构的门槛,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铁路专用线的设计和规划建设单位不同需协调;矿区划定的多项手续在国家新规出台后,在多部门互为前置条件,项目审批接连受阻,邱居德并未轻易后退和放弃,而一份份审慎、科学的可行性进展报告为上层提供着坚实的决策依据。
他深有感触地说:“新矿建设要从一片荒野中开山辟路,从无到有,这个过程举步维艰,不像技改矿井那样有基础,我们必须群策群力,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岁月悠悠,当初年方弱冠的一届书生,早被修炼成了历经风雨磨砺的汉子。多次出征,已愈战愈勇。他永远忘不了筹建新矿的情形,思考、组织、汇报、跳跃、追逐着颠簸的越野车,在那蓝天白云中穿梭着。
我想,当我们迎着朔风站在武乐建设基地上时,举目望去,无际的山峰在阳光下抖动着耀眼的光彩,居德同志一定能清楚的感到这脚下踩的并不是杂草丛生的野林,分明是一片溢彩流金的宝地,用不了多久,黑色的乌金将从这里滚滚流出。凭借这种精神,川煤芙蓉将在飞速发展的轨道上实现着如虹的跨越。
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但是这最新最美的图画要用心血和汗水来写。
激情四射,邱居德言行一致,用青春年华谱写着一曲曲矿山的“乌金赞歌”。
举目眺望,邱居德心潮澎湃;点点滴滴,邱居德感慨万千。
我们坚信,明天的武乐必将为国家,为川煤,为芙蓉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罗勇 通讯地址:四川宜宾珙县巡场镇芙蓉集团红卫煤业公司安全质量部
邮编:644500手机:18990925548QQ:782043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