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四大难题困扰员工自主创新
马兵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员工是自主创新的主力,这是被无数事实所证明的一条真理。但一些员工对自主创新有一种距离感和神秘感,或把自主创新看得高不可攀,或把自主创新看得神秘莫测,甚至认为那是专家学者的“专利”。如此一来,他们参与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大受影响,其身上蕴藏的创新潜能未能得到应有的开发。
自主创新的气氛不浓。有些员工主人翁意识不强,往往认为每天上班拿工资,企业自主创新与自己关系不大,而是领导管理层操心的事情。而自主创新发展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学习与突破的过程,需要每个人在每个岗位、每项工作、每个工作过程中深入挖掘、努力思索并勇于实践,才会取得更大的创新收获。
员工的创新意识缺乏。有些员工缺乏责任意识,在岗位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能推则推,能过则过,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观念。如果专业技术、产品设计和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则导致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人才基础;而员工责任意识缺乏,则导致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劳动力技能基础。
缺乏良好的创新环境。有的企业缺乏公共的技术创新平台和为企业提供公益性产品开发、信息咨询及其他配套服务的创新环境。离开了这些创新环境,员工提出的创新愿望和措施有些在本企业班组可能无法解决,有些可能一时难以解决,有些可能是永远解决不了。加上沟通的渠道不畅和方式方法不完善,更会造成员工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一蹶不振。
不重视创新产权保护。一方面,有的企业跟风、仿效风盛行,随着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严格,进行自主创新的压力将日益增大。另一方面,一些企业不仅不注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还在品牌开发方面的保护力度也不够。只有增强企业和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及时申请专利,使创新技术获得法律保护,才能使技术成果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
结合一些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到,员工创新中存在的问题若不解决,将会影响到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动,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辩证的思考自身的不足,疏通和拓宽创新的渠道,让每位员工、每个班组都能创新,也都敢于创新,从而使企业和员工获得效益和收入双丰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