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43|回复: 1

【1078期文字稿(投稿)】原始创新来自“灵机一动”

发表于 2012-3-19 13:32: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跟帖1078期文字稿)
                     原始创新来自“灵机一动”
                        ■王泽水
    “去年,公司共授奖技术创新成果27项,其中俺班就占了6席。这得益于班组强化措施、打造高技能创新团队,提高全员创新积极性,让每一名员工都把工作中“灵机一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3月16日,笔者到山东宏诚集团公司纺纱车间丙班采访,班长王进诗异常兴奋地介绍说。灵机一动?看笔者疑惑的神情,王进诗进一步解释道:“凭借一种创新态度、一种创新用心,每个人都有或大或小的创新潜质和能力。而创新的表现形式又呈现出多种多样,有来自灵感的,也有源于梦想的或是试验的等等,班员们把这种原始创新加以分类,形象地称之谓灵感型、空想型、试验型。”
    王进诗告诉笔者一个原始创新实例:日常生产中,捡杂组打包工序包装捆扎要用打包带、铁丝、钢丝和塑料绳,尤其纺织业进口棉包全是钢丝、塑料绳包装成包,需经过拣杂后重新成包才能使用,加上各种下脚成包和原棉成包,需用大量的铁丝包装。而拆包下来的铁丝或塑料绳被剪断后再利用率低,再次打包需用的铁丝或塑料绳等只有新购买,且铁丝或塑料绳两头简单对接使用一次即废弃,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容易把塑料绳中的麻丝等带入原棉造成色线疵布,这项技术难题一直困扰着班组生产。该组员工明亮,是一个擅长小创新的“土专家”,对打包机这种生产现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萌生了对其革新改造的念头。他反复琢磨思考,无数次“泡”在生产现场找灵感。以前,大家着急的都是使用铁丝多造成浪费,能不能换一个角度用一种先进的工具代替呢?有了!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盘算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改造方案:制造一个扣环与一个e型扣,打包时扣环只需从e型扣的缺口位置套在e型扣上就可完成打包,同时,设计一种简单的解扣工具,当解扣时,把解扣工具的解扣爪放置在加强筋的两侧,然后转动手柄,带动e型扣转动,使扣环从e型扣的缺口处脱出,完成解扣动作。
    经生产试验,该项原始创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反复利率提高了10倍之多,并且只用原料棉包上的铁丝即可,无须再新购铁丝,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公司节约资金45万元。为表彰明亮的自主创新精神,公司给予授予技术创新成果、首次以他个人名字命名该项发明为“ML发明”,并报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被授予了使用新型国家发明专利。
    “班组创新的实例还有很多,下一步我们将出台更加积极的激励政策,鼓励全员参与创新,争取让46名班员立足岗位、人人都有原始创新成果,共同努力实现建设创新型班组的目标。”王进诗雄心勃勃的如是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9 19:19:19 | 查看全部
重点写“明亮”才有戏,----反复利率提高了10倍之多等处不严谨,有漏字、别字。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