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工网讯(记者 王伟)在薪酬结构中注重员工逐年积累的劳动贡献,工龄工资正成为民企留人的一个新招。今年是余广乾到江苏一夫新材料公司工作的第12个年头,前几天他向记者晒了自己上个月的工资条。让记者感到惊讶的是工龄工资一栏,赫然标注着:1200元。
“留住员工,才能做强做久企业。”一夫公司董事长唐绍林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是1999年创办的民营企业。两个创办人都是从科研事业单位“下海”的。创业初期,招兵买马是个大问题。为了吸引员工,留住员工,他们捡起了国企和事业单位的老传统——工龄工资,很快在公司实行了计算工龄工资的薪酬制度。具体制度为:按入公司时间,1至4年按50元/年标准支付;5至8年按100元/年支付;9年以上按200元/年标准支付(十年封顶)。
唐绍林认为,单一的高薪制度并不一定就能留人,而实行工龄工资,则给员工提供了一种导向,就是要引导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共享成果。这些年,一夫公司虽然没有取得惊人的业绩,但一年年逐步稳健发展,员工队伍也越来越壮大。
目前,一夫公司100多名员工,除了部分返聘人员,剩余的84名员工全都享受工龄补贴。今年初,该公司加大了激励力度,取消了封顶的规定。
“现在我每多干一年,每月就能多拿200元呢。”余广乾给记者算着账,“遇到这样的企业,当然是想一直干下去了!”
记者了解到,眼下,许多民营企业像一夫公司一样,都在实行计算工龄工资的薪酬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