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集思广益搞技改 “短命”皮带变‘长寿’
井楼油矿整改异次皮带轮降本580万元
8月8日上午,河南油田井楼油矿采油五队技术人员在L3704井整改异次皮带轮。“这次调整后的异次皮带轮,又可以让‘短命’的皮带变‘长寿’了。”现场人员都显得异常兴奋。
对于去年5月份,经过油矿技术人员创新攻关研制的异次皮带轮安装到油井后,解决了以前人工机械调整冲次更换皮带轮既耗时又费力的问题,并在油矿全面推广应用了这项技术革新成果,为什么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要进行重新考量和改进?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尽管异次皮带轮在现场试验和使用中,提高了油井开发效果,但是仍然发现有一些不足和亟待改进的地方,主要是皮带使用寿命缩短,消耗量增大,这无疑加大了材料成本。只有通过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才能更趋完美。”采油五队队长赵绍国道出了实情。
像赵绍国的这种想法,在井楼油矿干部职工中应该是一种共识。正是有了这样一种力求完美的前瞻思想,成了推进和改善异次皮带轮运行环境的“动因”。
据了解,该矿采油五队前期应用异次皮带轮的油井102口,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皮带烧坏过快,皮带使用周期仅有一周左右,按每组皮带成本345元计算,全队油井每个月仅皮带一项就要耗掉成本14.1万元,这无疑与当前油田倡导的节能降本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其核心问题就是要提高产值和效益,因此我们每做一项工作,都要权衡一下,是不是真正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不能捡了芝麻,丢个西瓜。”该矿领导的一番话,不仅为技术革新的正确开展,更为油矿近年来的内涵式发展找到了注脚。
正视问题,方能解决问题。针对皮带消耗过快的情况,该矿领导和技术人员非常重视,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布置专门课题,决心啃下这个“硬骨头”。最终,井楼油矿赵学良创新工作室承担起了这个重任,并成立了改善改异次皮带轮运行环境创新攻关小组。
找准问题症结,才能对症下药。创新工作室技术人员经过前期大量的基础资料和运行情况调查摸底、分析比对,逐步摸清了出现磨损皮带的症结所在,并进行归纳梳理。针对存在的问题,他们按照“一对一”的工作方法,即一个问题有一个对策,集思广益,各出奇招。遇上难以解决的问题,就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寻求突破口。有时为了一个难题,技术人员经常探讨至深更半夜,甚至是通宵达旦,意见不统一时,就相互辩论,激烈交锋,求同存异,达成共识。经过一周的探讨和现场试验,最终制定出了相应的攻关措施。
下面就罗列几个异次皮带轮现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针对皮带与带轮接触面形成横向折角,加剧皮带的磨损和疲劳的情况,通过直尺硬调整的方法,达到规范要求。针对联组皮带的使用扭矩效率高于同根数普通皮带的扭矩传递效率的情况,使用时撕掉联组带上的护面胶皮。针对皮带与带轮接触面积减少、摩擦力减小、易打滑造成磨损的情况,通过增加带轮槽数,增加皮带根数,加大摩擦力,提高效率。针对异次皮带轮的槽型与变速箱皮带轮的槽型国家标准不统一,皮带与皮带轮不匹配而磨损严重的情况,要求异次皮带轮按照尺寸和质量标准,全部加工成标准件。针对抽油设备交变载荷差异较大造成皮带损害的情况,要求及时调整抽油机平衡率……凡此种种,针对查到的10个方面的原因,技术人员都进行了有针对性、分门别类的各个击破。
到底效果怎样,最终需要实践检验。今年6月份,经过现场对异次皮带轮的调整和改进,陆续被推广应用,至今运行情况良好,没有出现烧皮带的现象。“按照这种运行趋势,预计一组皮带可以用六个月,使用寿命比以前差不多提高了24倍,还按采油五队102口应用异次皮带轮的油井计算,每半年可以节省2448组皮带,每组皮带按345元计算,每半年可以节约成本84.5余万元。一年下来,仅皮带一项,就可节约169余万元。”采油队五队高级技师赵学良拿着计算器,算了一笔细帐。
听说调整和改进异次皮带轮后能产生这么大的效益,吸引油矿其他几个采油队争相前来“取经”,希望把这种好的做法,也尽快引进的本队的油井上。
就拿采油四队来说,可谓使出解数,抢占先机。他们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办法,由本队的技术人员到采油五队学习异次皮带轮现场调整方法,而且还把赵学良等创新工作室技术人员请到本队,帮助分析排查异次皮带轮频繁损坏皮带原因,现场指导整改和调试。
其余几个采油队也不甘示弱,争先恐后的派人学习,现场整改,普及推广。现场恐后采油队并:皮带轮现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挤兑则阅性罐子的挑正
“现在这项工作正在油矿全面铺开,目前已安装调试320余口油井,预计8月中旬可以全部完成。届时,油矿350余口油井推广应用,预计年可节约成本580余万元。”该矿主管机动人员朱德宏说到这些,满面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