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85|回复: 12

见微知著,人人有机会成为创新的行家里手

发表于 2012-3-24 17:38: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当前,我国的综合国力及部分大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开始被某些国家和国际公司视为竞争对手,许多关键技术领域被封锁,技术引进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提升创新能力将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企业发展的关键推动力。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有个理念,“小小的创新可慢慢累积成金字塔,最终获得大效益。”。如何为创新的主力军---班组员工营造内外部良好的创新环境,做到见微知著,让人人有机会成为创新的行家里手?
          见微知著,人人有机会成为创新的行家里手
                   中石化济南炼化公司  刘金涛
    3月22日,来自全国企业的57名班组员工参与了本栏目的主题讨论。大家认识到,在接连两期报道的班组热议创新能力这个话题中,班组创新要见行动,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提升班组员工的创新能力。
    的确如此,班组员工是创新的主力军,为适应时代要求而进行的技术改造就是创新。看看我们班组吧,有谁不愿意减轻工作压力、降低工作强度,有谁不愿意提高工作效率,还有谁不愿看着自己的创新成果登上光荣榜?所以说,人人都有创新机会,人人都能参与创新中来。去思索、研究这些问题还是改变这个现状等都有助于我们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子对了,如何营造班组创新工作的内外部良好的环境呢?
    定调子,班组创新“香”起来。提升创新能力,需要班组员工把创新理念融入日常工作之中,向许振超、代旭升等从班组里成长起来的楷模学习,立足岗位创新,在班组里形成创新的良好风气,选准创新方向。你创新,我服务;信息共享,在创新中共同成长;立足岗位学雷锋,争做班组创新好员工。
    立尺子,班组创新“赛”起来。提升创新能力,还是要在行动中成长起来。定下创新工作目标,让创新工作成为主流,敢为人先,争当创新排头兵。试着去解决身边工作中的瓶颈问题,在行动中、在学习中提升创新能力。比学赶帮超,人人成为创新的行家里手。
    搭台子,班组创新“顺”起来。提升创新能力,离不开学习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有关部门“搭台子、架梯子”,在强化培训、继续教育、学习消化新技术等方面积极为班组员工服务,为班组创新集聚力量,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
    留面子,班组创新“靓”起来。我们还要认识到,提升班组创新能力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坚定班组创新的信念,耐住寂寞,执著前行。有关部门可通过设立激励机制、细分创新奖项、命名创新工作室等形式,在各个层面上激励班组员工有志于班组创新。我们还要宽容失败,当创新进入低谷时,及时与有关科研部门联手、互动,把脉问诊,这恰恰又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再起步。
    定调子、立尺子,班组创新有榜样、有目标;搭台子、留面子,班组创新有激励、有动力。创新驱动轮转起来,班组员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工作中的小小革新做起,提升创新能力,见微知著,人人有机会成为创新的行家里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5 07:19:59 | 查看全部
定调子,立尺子,搭台子,留面子,这四条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6 17:34:21 | 查看全部
见微知著,从细微之处着手,班组创新能力往往会在细小的变化中得到提升!老师在细微之处还可以在细致一些哦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6 19:09:10 | 查看全部
引用第1楼顾述毫于2012-03-25 07:19发表的  :
定调子,立尺子,搭台子,留面子,这四条好啊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6 19:09:38 | 查看全部
引用第2楼古古小于2012-03-26 17:34发表的  :
见微知著,从细微之处着手,班组创新能力往往会在细小的变化中得到提升!老师在细微之处还可以在细致一些哦支持!
做了修改,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7 08:00:40 | 查看全部
分析透明,刘老师提炼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7 08:19:47 | 查看全部
写得到位,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7 08:19:58 | 查看全部
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7 08:20:10 | 查看全部
支持见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7 08:23:5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