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73|回复: 3

(1079期)“创新明星班”班长:“请进、送出”提升“创新”能力

发表于 2012-3-26 13:34: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班组是“企业自主创新”的落脚点,组员则是践行者。“创新”之路泥泞而漫长,单位重视提供资金只是迈出的第一步!组员的年龄结构不同,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思维方式、动手能力等也各不相同,如何为组员补充“营养”,不断提高大家的素质,让组员有信心、有能力跨越“创新”途中的坎坎坷坷尤为重要!

         “创新明星班”班长:“请进、送出”提升“创新”能力
   3月24日上午,在安徽电建一公司机械化大修厂举行的“创新经验座谈会”上,月初被厂部授予“创新明星班组”称号的钳工班班长长陈斌再度成为“焦点人物”,与会人员将他团团围住,向他讨教秘籍。   
   近年来,钳工班为施工老机械改造升级先后成立7个QC小组,让老机械的完好率由75%提高到92%,公司机械资源紧张的现象得到有效缓解。他们还对大件设备装卸、大型起重机转场等传统作业法进行改良与创新,生产成本分别降低了40%、55%,效率却提高了近2倍,并获得“省级工法”。
   一个班组能有这么多创新成果,令众人羡慕不已,大伙纷纷称赞他管理有方,既能从公司申请到创新经费,又能把组员的心拢在了一起,创新之路当然一帆风顺了!陈斌直摆手说,我们在创新之初不仅困难多,而且还差点成了“半拉子工程”。
   那是07年夏天,钳工班针对“液压提升门架就位费工费时”进行技术革新,公司大力支持,要人给人要钱给钱,个部门也是鼎力相助,一路绿灯。组员们干劲十足,埋头革新。半个月后遇到第一道坎,门架垂直度无法确定。由于提升门架是公司根据工程需要自行设计、制作的,属于“试验产品”,没有现成的资料供参考,公司调派几批技术人员增援,还是解决不了。大伙抡起大榔头呼呼作响,却觉得小小绘图铅笔重如千斤,图纸更像天书。大家说,革新可望不可即,不是咱一线工人能干了的事情!于是此项革新就成“半拉子工程”。  
  这时公司从高校请的专业教授来到班组,和大家一道进现场查看,分析原因,磋商解决办法。三天后难题迎刃而解,组员们精神大振,一鼓作气,不到10天便“造”出“棘爪式”推杆,原需要30多人、4天才能完成的就位作业,现在5人、7个小时就能轻松完成。
   通过此次“起死回生”的革新大家意识到,创新仅有热情是不行的,必须要有“能力”支撑!而能力的培养是一场不间断的“持久战”。针对组员专业理论基础较差普遍现象,班组在加大内部培训力度的同时,选派几名文化程度高的组员到附近的高校上“夜大”,他们再将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大伙。经过3个月的“恶补”,大家尝到了“甜头”,学习积极性提高。
     厂部还出面邀请那位来帮助解难题的教授每月都要来给大伙上几节理论课。“内外兼修”使组员的能力逐步得以提升,创新的步伐加快。特别是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解决了施工难题提高了工程进度,大家的劲头就更足了。为保证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班组还经常进行技能比武,优胜者优先参加激励性的“外送培训”。
   在介绍“创新经验”时陈斌说道:“创新”光有热情不行,还要有“金刚钻”!“创新”之路泥泞而漫长,单位重视,提供资金只是迈出的第一步!如何为组员补充“营养”,不断提高大家的素质,让组员有信心、有能力跨越“创新”途中的坎坎坷坷尤为重要!(夏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6 13:35:11 | 查看全部
修改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6 13:40:42 | 查看全部
xuexi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6 16:11:53 | 查看全部
创新仅有热情是不行的,必须要有“能力”支撑!而能力的培养是一场不间断的“持久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