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86|回复: 1

志愿者:公民意识的觉醒

发表于 2008-5-27 07:35:3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5·12大地震后,除了军队、政府和官方慈善机构之外,有众多的NGO(民间非政府组织)和个人直接走向救灾的第一线,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响亮名字——志愿者。带着“做些什么”这个简单急迫的愿望,全国数十个草根NGO史无前例的结成联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凭借其机动灵活,行动迅速等特点,在抗震救灾的战场上打了漂亮的一仗。尽管在组织性与专业性上他们跟海外的NGO仍有很大差距,但与以前相比,这次国内NGO和志愿者的救援行动在反应速度、参与的数量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数年来在中国沉默发酵的志愿者文化,随着这支百万志愿者大军,获得了一个集中释放的机会……


四川为何恳请志愿者择时再来
   四川有关部门24日呼吁,由于目前伤员救治、受灾群众安置工作繁重,受灾群众需平复心绪,恳请志愿者另择时机前来。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灾区都十分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支援灾区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但一定要从有利于抗震救灾的实际出发,采取对灾区更有效、更有力也是灾区最需要的方式进行援助,不必要都直接奔赴灾区搞慰问活动…[详细] [评论]
没有组织的志愿者会帮倒忙
  志愿者的活动,除了团委等零星组织外,很少是由有相关组织机构组织进行的,在救援活动开始不久,就出现相当程度的无组织、不协调、不专业状态。
   1.扎推。他们往往选择去媒体曝光多的地方,结果导致通往灾区的道路上挤满前去救援的私家车,很多人遇到堵车,无法继续前进,只是把救灾物资丢在路边。
  2.低效。很多志愿者因为不具备专业救助本领,只能干一些杂活,发挥作用有限。此外,一些志愿者由于缺乏专业训练,在救援过程中容易受伤,这增加了救援的负担。
  3.添乱。一些志愿者到来以后,不顾及灾民的情绪,随意问起灾民们的痛苦和遭遇,再次刺激了他们脆弱的神经。有一些志愿者拿着相机在安置点随意拍照,也给灾民们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4.盲目。有些志愿者并不知道所谓的“捐赠物资”到底应该包括些什么,甚至有人赶了几头猪送往灾区…


悲情汶川,举国志哀

感动之外的灾难

  处在边缘的中国草根NGO
   与中华慈善总会、扶贫基金会等这些官办的“NGO”不同,国内的草根民间组织若想参与救援行动,必须事先联系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中国红十字会或四川省慈善总会中的任一部门,通过他们参与救灾工作。但由于既缺乏援救经验,也缺乏平日里和政府部门的沟通合作,这些来自民间非政府组织的志愿者们失望地得知,由于手续不全,他们无法立即参与到前方的救援行动中去。
NGO的强项究竟是什么
   NGO的作用并不能替代政府。因此,厘清政府与NGO的分工是重要的。灾难发生后,其实第一拨的紧急救援并不是NGO的强项,因为它需要大规模地调动力量及救援机械;但灾后重建工作中,则会发生大量的个案需求和细节照顾,这时政府的措施是偏重全局,而实施个体救助反而是NGO的强项。例如心理辅导、情绪平复、为灾民重返家园做准备等,则是NGO和志愿者力所能及的工作。

政府应致力于志愿者制度建设
   我国志愿者组织面临的最大瓶颈是“谁来管”和“如何管”两大问题。一方面,在中国目前公民社会尚有待发育成熟的条件下,政府的推动、支持与扶植,对志愿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志愿者希望能够尽己之力回报社会,那么他们必须具备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技能和知识,因此,对于志愿者的培训必须跟上。
NGO的成长仰赖公民社会的成长
   客观地说,无论是公民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还是救助方的民间救助力量,都很难在灾难中自发形成,这需要国民在平常的生活里有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经验,而这,仰赖公民社会的组织架构。在一个公民社会中,公民最大限度内通过自治来完成社会的运行,政府只在公共决策领域和有限的社会领域发挥作用。所谓小政府大社会,就是这个含义…[详细] [评论]
让灾区重建见证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双重成长
  我们不应把灾区政府的表态理解为对民间力量的拒绝,反而证明出台相关制度来接纳社会后援的紧迫性。对于漫长的重建规划来说,没有培育一个公民社会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想象的。灾民担忧灾后的井喷式救助,可能难以持久。如果政府乐于为民间力量参与重建开放更多的通道,这既是表明了重建的决心,也将证明政府志在培育一个健全的公民社会,专注于灾区重建。这是国家之幸,也是灾民之幸…


   大地震是地质构造的大整合,也将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976年唐山大地震结束后两年,中国开始了一场社会大整合。32年后的汶川大地震,是否将启动新一轮社会整合?
(据腾讯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7 07:36:36 | 查看全部
敬请各位老师拍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