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前不久油价又涨了,而且幅度还不小,老百姓对此反应不小,一句“能骂脏话吗,不能我无话可说”道出了民众对持续单边上行的高油价的无奈。而相关部门则表示,油价上调都延后而下调从未拖延。我们暂且不论油价高低,单从油价调整机制不难看出,除国际油价是调节国内成品油的主因之外,让油价的涨跌用规范、有序、高效的制度手段来说话可谓是高招。即便再有人质疑,相关部门总能给出诸如“根据国际油价上涨、石油生产企业成本增加”等诸如此类非常合符情理的解释,百姓愿意不愿意我不管,反正自明日零时开始油价是又要涨了。
根据成本原因和利益调节,通过制度化的手段让成品油形成规范有序的价格调整机制,在消费者看来,多少显得有些无奈,没有任何商量的理由,没有你情我愿,有的只是制度的硬性规定。
制度刚性约束力为石油企业和有关部门赢取了油价的上涨带来的利润,同时从这样的制度也让我们联想到如今单位职工的工资增长机制。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单位年年在喊涨工资,涨幅也确实都在百分之十几,但是没等把上涨的工资拿到手,菜贩们就像提前收到涨工资的文件似的,菜价已经连连调高,更别说水费、电费等日常生活所需。所以虽然工资也确实在增长,但仍旧被CPI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如果我们的工资增长机制也能如油价上涨制度一样,以国际油价或者成本指数作为调节窗,当CPI的指数达到某一个范围时,各单位自动启动工资增长机制,让员工能从容应对高物价所来带的经济负担。
节后的用工荒现象就是因为不少求职者因嫌弃中小企业收入低、待遇差而另谋去处。显然工资增长机制的“一刀切”并非适合所有企业。面对那些利润微薄,经营环境面临诸多困难的中小企业,我们一方面需要政府从政策上给予倾斜,譬如给予一定的营业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其中外向型企业连同出口退税部分直接用于增加企业对提高职工工资的支付能力,一方面用良好的企业文化、用人机制留住企业人才,激发员工与企业同甘共苦、共度难关的奉献精神,在员工与企业经营者间建立诚实守信、奋发有为、“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拼搏精神,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杜绝或尽力避免管理者与普通员工收入差距过大的发展势头,用企业良好的制度、出色的效益留人,用企业良好发展势头所带来的理想工资收入将CPI远远甩在后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