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保证职工工资增长的前提是真正法治化
毋庸讳言,每次增资都有不少兄弟姐妹空喜一场,常常因为领导的一句没钱发放而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只能看着诱人的数字发出感慨:涨工资真难!
尽管政府不断打出政策法规的大旗吸引着人们的视线,但在当前的环境下,保证增资的过程从纸上走到现实还有一定的距离。增资的规章制度仅仅是政策上的花拳绣腿,是结婚证上美丽的新娘,根本解决不了被窝里的需求。早在重庆谈判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教导过全党,纸上的东西不是现实的东西,不能存在太大的幻想。法定年休假、最低工资标准、加班工资制度在许多地区、许多行业都没有落实,童工还在烈日下挥汗如雨便能说明一切。在管理者实际权力明显大于政策法规的企业里,增资制度的力量就显而易见了。
企业的效益好坏当然与增资息息相关,效益好是保证增资的源泉,只要领导承认就不用考虑了。目前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效益不好企业职工的冷暖,如果职工兄弟们面对一堆增资文件因效益不好而长吁短叹,企业管理者们还面无愧色,那就说明这些领导在作威作福素餐尸位,根本没把群众的生活放在心上。我们虽然没有在经济的大潮中游泳的经历,但每每看到同行业的佼佼者勇立潮头的时候,不能不说管理能力才是企业效益好坏的关键。效益不好的结果怎么能让一个汗珠摔八瓣的职工兄弟们承担呢?企业效益的好坏不应该成为是否增资的借口。换句话说,托垮企业的不是职工工资,而是管理不善。
目前,保证工资正常增长的途径靠制度不行,制度出台后是否真正执行领导掌握着生杀大权;看经济效益也不行,底层的劳苦大众根本掌握不了实情,增资常常变成无可奈何心生怨气的听领导诉苦。唯一可靠的是尽快推进国家的法治化进程,彻底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权大于法、用人唯亲的问题,然后再出台保证增资的政策法规,营造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环境,并建立好有效的监督机制。否则,保证增资只能是一句令人兴奋的空话。
作者: 张学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