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09|回复: 0

新型地沟油依然避不了监管之问

发表于 2012-4-4 11:33: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浙江警方破获了一起制售地沟油的案件。警方在案件中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地沟油,部分小作坊将劣质、过期、腐败了的动物皮、肉、内脏经过简单的加工提炼后生产出油脂。经过行动,警方摧毁制售地沟油窝点13处,查获油品3200余吨。(4月3日《西安晚报》)

  新型地沟油的出现,对全社会都是一个警醒,一方面这打破了我们对地沟油的传统认识,对制假售假的现象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地沟油的变种,证明了“炼制地沟油”现象的严重程度,对目前的监管来说,则是更大的挑战。

  新型地沟油的特点,不仅在于其原料来源的丰富性。比如劣质、过期、腐败了的动物皮、肉、内脏,要实现源头监管特别困难。比如一些地方,将病死猪深埋后,有可能被不法分子拿去炼油;甚至,直接有人从养殖户手中低价收购病死猪,或者直接取材于屠宰场的废弃物,而这些比之于用“潲水”等餐厨垃圾来说,更难实现源头控制;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从案件来看,这些地沟油主要是销往食品油加工企业,制成食品和火锅底料等,违法行为经过正规渠道“漂白”之后,更具有隐蔽性。

  很显然,如果仅仅从食品流通和餐饮环节把关,已经很难达到管理效果。由于时下的食品安全监管,实行的是环节监管,工商部门管流通,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管餐饮,这些部门都是后续管理部门,加上对地沟油检测能力的不足,这两个环节很难发挥作用。如果食品安全的源头,即生产环节出了问题,就可能累及整个食品链条。

  新型地沟油的出现,对于时下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和手段,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这至少表明,在食品安全的源头控制上,还有很大的缺陷。新型地沟油炼制多年,那么多的产品究竟流向了何方,没有一个部门给出明确的说法。而如果不是警方对于地沟油炼制案件的破获,这一食品安全隐患就不会浮出水面。案件破获固然值得高兴,但监管漏洞却更令人忧虑。

  客观地说,虽然现在的监管体系较为健全,但效果却并不理想。根本原因在于,监管手段和技术的落后,使食品安全隐患不能得到及时发现和排除。正规食品企业能够将“新型地沟油”进行漂白,相关部门的源头控制在何处?何以在日常检查以及专项检查中没有发现问题?事实上,要实现这一目的并不困难,索票索证、资格审查都完全可以实现。问题是,有没有这样的机制保障,促使生产企业必须承担法定责任。

  从法律后果来看,对食品制假售假的惩罚日渐强硬,何以不能遏制“新型地沟油”的泛滥?表面上,新型地沟油是一种新生事物,治理起来有一定难度。实质上,问题的本质还在于监管的效用。国外能实现一鸡蛋能找到生蛋鸡这样的源头控制,国内却出现了新型地沟油从正规企业任意进出不设防,这样的差距既是监管手段的差距,更是一种监管态度上的距离。如何让地沟油不再成为挥之不去的梦魇,这需要监管部门给出明确的回答。 (郝小奇 作者系职员)


来源:新华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