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99|回复: 8

创新是是实现职工人生价值的秘诀(修改稿)

发表于 2012-4-7 18:04: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太原铁路局湖东电力机力段  冯原平


4月7日笔者就影响职工创新的原因职工对创新的想法,采访了太原铁路局湖东电力机力段运用车间几位机车司机和车间干部。从他们的谈话中,发现影响创新力提高主要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

自信心不足

“嘿嘿,我虽羡慕搞创新的,可惜自己是个高中毕业的,现在使用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和谐2型机车,能熟练的运用就不错了,说起搞创新,没一点信心!”老司机杨林瑞不好意思地开了头一炮。“是啊,我们的学历比较低,没有进过大学深造过,不是搞创新的那块料,天生就是当工人的料!”中年司机王小强接过话题说。“搞创新,我们文化层次差远了,那是高精尖人才的专利和我们没多大关系啊!”当兵退伍的李洋虽然拿到了大专文凭但惭愧地说。

对待自信心不足的职工,我们要提高其认识,改变对创新存在的模糊认识,克服制约工人创新实践的墨守成规的惯性心理,去掉瞻前顾后畏难的心理和与己无关的漠然心理,增强他们的信心感和责任感,要让他们清楚明白他们在创新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熟悉工艺流程,了解管理实际,在创新中最具有发言权,也容易成功。

动力不足

“创新那是技术人员的事,我们司机不管那个!”王伟不屑地表白。“休息好,集中精力保安全畅通多跑趟车,多挣钱,比搞创新合适!”中年崔宏师傅解释说。“是呀,研究几个月,成了有点小奖励,不成啥也没有,白搭,说实际的吧,改善生活最重要!”小王接着细说。“再说,技术人员创新成功了,有成果能升工程师、总工,而我们呢,还是穷工人一个!”很有想法的崔宏道出心理事。

这个段在担当铁路重载任务发展过程中,创新无处不在,企业创新的机制不断完善,创新平台搭建,像程立甫、李海龙、李健等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创新人才得的重用人数在增加。几位司机存在不同的认识,也反映出企业在创新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解决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主要是企业应该对职工创新的物质回报必须明确,激励机制健全,对创新有突出有职工要在晋级、提升给予应有的倾斜的措施。并提供多种平台,展示创新成果。

能力不足

“工人搞创新难免遇到高、精、尖问题,陷入困难,进而失去创新成功机会!”全国青年技术能手,第一个2万吨列车主控司机,靠搞创新出名,已是车间副主任的李海龙对职工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深有感触。“现在搞创新不比以前,没有较高的理论知识,不了解掌握前沿科学是难以成功的!”路局表彰的“创新大王”,车间副主任李健进一步说。重载列车冲动问题的“克星”,班组长高兴插话:“自己的能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创新需要企业搭建舞台,组成团队专门应对高难问题,与职工合作,互相合作沟通,才能成功!”

成果推广不力

“我之所以能坚持不懈地搞创新,就是看到了我的创新成果在实际中的推广运用。”李健一说起这事就兴奋。“是啊,看到2万吨列车平稳安全地运行,我就非常自豪和满足,付出再多的辛血,也无怨无悔!”高兴乐着说。“创新成果能够解决安全畅通实际问题,得到司机们的好评,是最大的奖励!”

“辛辛苦苦搞出的创新成果推广不了,只是拿到一份奖品或几百元,那肯定会伤职工创新积极性!” 他们不约而同表达一个观点。

企业在重视对创新奖励的同时,并对成果命名也要保护体现出创新者。更重要的是对职工创新成果的推广上给予更大的关注,创造条件推广实施,不能束之高阁,没人问津。


结束采访,笔者从他们谈话中体会到,虽然对他创新提出了不少问题,但看到的出,对于提升创新能力从职工内心讲是愿意的、迫切,创新者更需要提升创新能力,只有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创新才能不断进行。只要企业、社会,重视解决职工在创新中遇到的实际情况,营造出良好的创新氛围,蕴藏在职工中的创新能量就能迅速迸发,成为推动企业、社会经济发展强力引擎。这也正是湖东电力机务段年年完成大秦线增运5000万吨煤运量,不断刷新、创造世界重载铁路运量奇迹的关键所在。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创新不仅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不仅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职工个人获得发展提升的绝佳机会。2012年,创新风气正行正浓,国家鼓励企业创新的大政方针已定,企业、个人共同努力。作为职工个人必须正确充分认识到创新对于个人的重要性,紧紧抓住难得的良好机会,赶快将创新落实到行动上,融入创新的洪流中,让创新成为自觉行动,在创新实践中,表现出自我不凡的人生价值,让创新成为实现提升发展、改善生活梦想的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7 18:18:4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7 20:10:05 | 查看全部
并对成果命名也要保护提现出创新者------体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7 20:46:16 | 查看全部
让创新实现提升发展、改善生活梦想的平台。---成为?---让创新成为实现提升发展、改善生活梦想的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7 20:53:09 | 查看全部
感谢老师的细读,感谢老师发现的问题!向您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8 12:41:18 | 查看全部
4月7日笔者带着《班组天地》1081期主题“热议‘创新’能力5”,  
——第一句就是病句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8 19:32:2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9 00:48:47 | 查看全部
投稿的时候,如果文中没有说明具体名字,禁止使用小王小李这样的称谓,金文仙老师这篇里的退伍小李没有具体名称,还有一个“小王伟”应该把小去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9 11:11:38 | 查看全部

Re:创新是是实现职工人生价值的秘诀

谢谢两位老师,重新修改,欢迎继续挑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