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创新,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需求 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矿山机械厂张建 通过“班组天地”连续4期对职工创新能力的报道,4月5日晚,来自全国各地的56名班组职工在中企互动网站聊天室再次对职工创新能力进行了激烈地讨论,最终大家一致认为:创新,不但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班组职工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职工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需求。
也许有职工会这样认为:我们的需求很多,比如,涨工资、增福利、好的工作环境和轻松的工作等等,我们为什么要把搞创新这种苦差事当作自己的需求?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有技术员和领导解决,我们不去搞创新又不会扣工资,何必要自找苦吃呢?的确,创新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有时因为创新能力不足,即使把脑袋瓜子想破了也找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付出了许多努力和汗水也不一定有回报,甚至还会遭到他人的讥讽和嘲笑。不搞创新也不会扣工资,我们为什么要去搞创新?
抱有这种想法和观点的班组职工不妨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企业每位职工都是中规中矩的工作,每天都按照一种既定的模式运行,从不尝试去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新的产品,试问这样的企业效益能够增长吗?企业没有效益,我们的工资、奖金、福利、环境和轻松工作从何而来?创新之路尽管铺满了荆棘,充满着艰辛与付出,但在这条路上,却有许多班组职工因为搞创新实现了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使自己的人生风景变得色彩斑斓。
“班组天地”曾经道报过的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液压泵厂数控工段长李斌就是其中之一。笔者从网上搜索他的资料得知:“他原本是一个技校毕业的普通工人。他从基本功开始学习磨刀技术,先后向20多位师傅求教和学习,博采众家之长,成为我国第一位拿年薪的蓝领工人。”由于他勤奋钻研,善于学习和积累,使他在创新之路上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利润和财富,他用创新工作给了自己一个精彩的人生,并成长为总工艺师、上海市技师协会会长等。从李斌的成长足迹中我们不难看出,班组职工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在平时的工作中根据自身技能水平,知识水平,不断更新和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并取得实效和成果,才能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赏,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但事实上,在现实的班组工作中,从有技术职称的中级工到高级工甚至一些技师,每月拿着不菲的技术津贴却只能干自己熟悉的工作,只是比普通职工的技能娴熟一点。如果让他们去解决难题、处理故障,多数人都会显得力不从心,或者无能为力。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班组职工对创新意义认识不足,总觉得创新是为了企业,既使自身创新能力不足也不愿意去提升自己,并没有想到创新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需求和手段。
那么,到底该如何解决这种现象和问题?笔者认为,一是要帮助职工理解和认识创新到底为了谁,创新对职工到底有多大的好处。同时要用一些活生生的例子举例说明,让职工真正意识到创新不仅仅是为了企业,同时也是为了体现和实现个人价值的需求。二是要在班组建立一个开放的提合理化建议的渠道,真正把职工的建议看成是一件事,当作一项需要改进的项目来做,然后把职工组织起来共同去解决和改进这些缺陷。三是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激励机制,凡是提出一个合理化建议被采纳的,或者在实际工作中哪怕是处理了一个小问题,提高了一点工效,都要对其鼓励和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并将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成果实行命名和推广,使职工有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四是要建立一个能者上,庸者下的职业晋升通道。只要有能力,在工作中有创新、有成果,该提拔就提拔,该奖励就奖励,不能让职工在这方面有半点怨言。
如果把这些工作都做好了,班组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职工就会自觉地参与创新,遇到能力不足时就会努力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通过对创新能力的慢慢提升,日积月累,相信就会有许多班组职工在自已平凡的工作中通过创新去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给自己一个充实而美丽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