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员工创新力提升难在何处?
马兵
当今创新知识型员工的比例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员工自觉寻找着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但是从实效上来看,员工创新力的提升远没有达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企业重理论轻实践。无论是组织员工参加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五小” 的培训,还是组织员工观看“五小” 的教育幻灯片,有的企业更多的是理论式说教和强行的知识灌输。即使其组织结业考试或现场小结,那也是搞形式、走过场,达不到全面提升员工创新力的目的。企业要建设完善好员工在创新方面的实验、实习、实训等实操设施,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现场实践,不断提高员工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
班组重实践轻理论。由于班组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经营指标等重点工作,还要应对平时各项突发性的情况,这就决定了其创新成果大都是在机械维修、设备改进等“实战”性强、短、平、快的项目上,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员工在理论知识方面欠缺。班组应努力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力求提升员工创新力的内容既有针对性、实用性,又有前瞻性。如有条件可采用邀请专家、教授授课和创新人才谈体会、现场考问讲解等方法进行。
创新制度流于形式。虽然企业和班组每年都会制定一些创新计划,并一一分解到季度、到月、到周,责任还到人,但对于每月一次的考问讲解和创新作品演练,有的班组仍旧照抄过去的资料;对于季度和半年的培训,更是弄虚作假,玩文字游戏,只要能应付上级的检查就行。企业和班组应立足专业和岗位自培,鼓励一些优秀的创新能手在工作中实行传、帮、带,多培养出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能协调、能自律、能力强、技术好的优秀人才。
创新思想认识缺位。有些员工的大部分工作都是照葫芦画瓢,机械式的重复,缺乏创新的思想和行动。即使遇到了不清楚或不懂的问题,也只会当面或电话向师傅,乃至相关职能部室专工请教,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就行,却很少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找出其中的规律,个人应该如何改进和创新等。企业和班组要从物质、精神、情感、考核等方面建立对员工的激励导向机制,变被动创新为主动创新,真正从内心激发员工创新成长的欲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