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提升创新能力要克服“四重四轻”
李俊红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对于企业而言“创新就是生命,创新是效益!”这句话最贴切不过,提升员工创新能力无疑是企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但企业创新过程中存在的“四重四轻”现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员工创新能力的提升,必须引起关注。
重生产轻创新。对于大多数企业员工而言,完成安全生产任务是摆在面前的头等大事,和个人工资、福利、奖金、评先评优直接挂钩,生产任务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职工个人及家庭的日常生活;而受工作时间、精力等因素的影响,创新则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能够在工作之余完成创新当然算得上是锦上添花的好事情,可就算是不创新,也对职工个人工资收入、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没有多大影响,这就导致在部分员工心里存在创不创新无所谓的心理。
重奖励轻应用。对于员工取得创新成果了,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认为给予创新者一定的物质奖励以及宣传上做到“报上有名、荧屏有影、书中有传、台上有声”就已经足够,而对其创新成果如何在其它岗位、班组推广应用,如何推向市场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创新成果深锁闺中无人知。然而对于创新者而言,创新过程中迸发创新想法以及创新成果取得的巨大成效,只有在进入市场,推广应用的过程才能得到承认和认可。从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况会导致创新者的自我实现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必然阻碍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重结果轻过程。对于企业而言,赢利是其首要目的,大部分企业各种考核评价制度也都是围绕创造的经济效益而开展的,这就无形中导致不少企业在评价创新者劳动价值时,只注重给成功者荣誉与奖励。而失败者就算是在创新过程中付出再多的汗水与智慧,但都会因最后创新没有成功,被看成是没有价值;再加上创新实属不易,这无疑会打击了所有创新者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其实职工在创新过程中的每一次失败与挫折,都是为成功提供难得的经验与教训,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创新考核评价理念---只要是创新都是有价值。
重形式轻培训。有些单位一开展创新工作动辄就是定目标、想措施、抓落实,在资金、技术、场地、人员等各个方面提供支持,但对员工学习培训漠不关心、不闻不问。这种创新活动的开展表面上看起来搞得红红火火,实际上不深入不细致,只治标不治本。企业是创新主体,员工就是创新主力军。要使企业创新活动持续健康开展,就必须加大员工的学习培训力度为基础,以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使广大员工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练就过硬的操作本领,增强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有这样创新活动才有源源不断的原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