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83|回复: 12

提升创新能力要克服“四重四轻”

发表于 2012-4-8 22:24: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提升创新能力要克服“四重四轻”
         李俊红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对于企业而言“创新就是生命,创新是效益!”这句话最贴切不过,提升员工创新能力无疑是企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但企业创新过程中存在的“四重四轻”现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员工创新能力的提升,必须引起关注。
      重生产轻创新。对于大多数企业员工而言,完成安全生产任务是摆在面前的头等大事,和个人工资、福利、奖金、评先评优直接挂钩,生产任务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职工个人及家庭的日常生活;而受工作时间、精力等因素的影响,创新则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能够在工作之余完成创新当然算得上是锦上添花的好事情,可就算是不创新,也对职工个人工资收入、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没有多大影响,这就导致在部分员工心里存在创不创新无所谓的心理。
      重奖励轻应用。对于员工取得创新成果了,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认为给予创新者一定的物质奖励以及宣传上做到“报上有名、荧屏有影、书中有传、台上有声”就已经足够,而对其创新成果如何在其它岗位、班组推广应用,如何推向市场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创新成果深锁闺中无人知。然而对于创新者而言,创新过程中迸发创新想法以及创新成果取得的巨大成效,只有在进入市场,推广应用的过程才能得到承认和认可。从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况会导致创新者的自我实现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必然阻碍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重结果轻过程。对于企业而言,赢利是其首要目的,大部分企业各种考核评价制度也都是围绕创造的经济效益而开展的,这就无形中导致不少企业在评价创新者劳动价值时,只注重给成功者荣誉与奖励。而失败者就算是在创新过程中付出再多的汗水与智慧,但都会因最后创新没有成功,被看成是没有价值;再加上创新实属不易,这无疑会打击了所有创新者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其实职工在创新过程中的每一次失败与挫折,都是为成功提供难得的经验与教训,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创新考核评价理念---只要是创新都是有价值。
      重形式轻培训。有些单位一开展创新工作动辄就是定目标、想措施、抓落实,在资金、技术、场地、人员等各个方面提供支持,但对员工学习培训漠不关心、不闻不问。这种创新活动的开展表面上看起来搞得红红火火,实际上不深入不细致,只治标不治本。企业是创新主体,员工就是创新主力军。要使企业创新活动持续健康开展,就必须加大员工的学习培训力度为基础,以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使广大员工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练就过硬的操作本领,增强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有这样创新活动才有源源不断的原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8 22:28:34 | 查看全部
写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22:34:58 | 查看全部

回 1楼(ljtao) 的帖子

谢谢金涛兄鼓励,
还请多多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8 22:44:11 | 查看全部
俊红此稿属于问题篇哦,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到位。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22:52:01 | 查看全部

回 3楼(张而不扬) 的帖子

谢谢张建老师鼓励,
多提意见啊,
向张老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8 23:26:59 | 查看全部
四轻四重/避重就轻.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23:43:57 | 查看全部

回 5楼(ymg012) 的帖子

谢谢杨老师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9 20:49:55 | 查看全部
逻辑性强,层次清晰,分析到位,好文,学习了
只是感觉应该投主持词通道更合适吧,俊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9 21:40:02 | 查看全部
创新就是生命,创新是效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1 17:50:48 | 查看全部
谢谢黄勇老师、马兵老师的支持,
感谢夏老师的细心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