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44|回复: 6

【跟帖:1081期】是“芝麻”还是“西瓜”?创新遭遇的尴尬

发表于 2012-4-8 22:55:3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跟帖:1081期】是“芝麻”还是“西瓜”?创新遭遇的尴尬
金银贵

        4月7日,笔者在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矿企管科得知,虽然今年上半年有53个QC课题,但对全矿208个班组来说,却仅仅只占了班组的25%,这和年产105万吨的矿井根本不相匹配。
        QC为啥不“火”?笔者随后走访了该矿采煤二队。
        “搞创新?现在井上井下到处都缺人,劳神伤财的搞那事儿,简直是‘丢了西瓜捡芝麻’。”队长李建国满脸的无奈。
        “搞创新?失败了劳神伤财,成功了也就那么点奖励。多产煤才是大事,搞那些个创新,简直是浪费时间!”一墙之隔的采煤四队队长吉勇对于创新简直不“感冒”。
        而当笔者问及他们如何参加矿上的QC课题时,没想到,他们的观念竟然是惊人的相似,那就是:让队技术人员去应付,反正拿不拿奖都无所谓,就是个应付而已。搞好生产,多产煤才是大事,搞创新就是个芝麻小事,生产才是看得见的“大西瓜”。
        针对出现这样的问题,负责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矿QC课题的吴奇也是满脸的无奈,他告诉笔者,从现在收到的QC课题,大多出自连队技术人员之手,看似冠冕堂皇,但都是流于文字叙述上,实用却很难。
        “哪怎么没有发展员工去搞创新?”笔者看了下今年上半年的53个QC课题,大多集中在现场改进型上,创新的几乎没几个。
        “创新,不是拍拍脑壳就想出来的,它不仅需要创新者个人技能做支撑,更需要有个好点的创新环境与激励机制。很多基层队环境不好,员工的素质也达不到。”吴奇摇了摇头。
        “哪怎么不加基层连队的管理,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笔者不解地问道。
        “怎么管?毕竟创新只是个爱好,并不纳入矿考核范围内。培训,我们一直都在搞,可来的都是些滥竽充数的,真正爱好创新的员工却没来。”吴奇告诉笔者,矿上一直很重视创新工作,每个季度的QC发布会,矿上主要领导都会参加。而且,矿上对于搞QC的连队,在材料和资金上都是一律“绿灯”,对获得QC成果的单位和个人,在评选先进,评选职称和职务选拔上都是优先考虑,但纵然如此,个别基层连队对于搞创新,还是不怎么“感冒”。
        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该矿的安修队员工陈长红,掘进三队员工袁洪康,掘进四队员工李明勇等人的创新活动搞得是有声有色。在这些连队,创新的氛围非常浓,除了队长、书记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外,连队员工对于有人搞创新,只有羡慕和支持,而不是冷嘲热讽的打击。这些员工的创新成功也多次获得矿QC发明一、二等奖。
        笔者感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灵魂和动力源,提高员工的创新力,不应该仅仅是基层员工的单个行动,而是整个基层单位的任务。作为企业,首先应该培育先进的创新文化,在价值观和思想理念上深化自主创新的认识,对搞创新的员工要鼓励尝试,允许失败。强化基层连队努力营造出人人都参与创新的活动中来的氛围。这样,才不至于让创新遭遇到被人看成是“芝麻”小事,而“不感冒”的尴尬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8 23:29:11 | 查看全部
标题改为:
创新遭遇尴尬: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8 23:38:39 | 查看全部
已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9 01:05:28 | 查看全部
写得真好,支持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9 21:32:39 | 查看全部
深入学习金老师的又一力作,看好此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7 20:22:53 | 查看全部
祝贺,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19:53:34 | 查看全部
谢谢各位老师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