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大口气”与“小口气”
( 通讯员:陈 欣 张 俊)
口气大,说明你自信;口气小,说明你不自信。话似乎是可以这样说。可在新钢集团公司检测中心原检车间综合大班大班长郑益斌看来,却不是这么一回事,这得从他工作中遇到的一件事说起。
那天,郑益斌来到烧结综合料场对一批精粉进行取样。当深挖至料堆中下部时,一个反常的现象引起了他的警觉:料堆上层与中下层在颜色、粒度上出现了不一致,与上层精粉相比,中下层的精粉颜色偏黄、粒度偏粗。而在正常情况下,料堆任何层面的外观表象理应是一致的,不应出现较大反差。
经验表明,这批料大有问题,极有可能存在以次充好、弄虚作假情况。强烈的责任心促使郑益斌将这一情况当即电话告知了有关部门。
电话引来了有关处理人员,也招来了这批精粉的供应商。面对着被挖开的料面,供应商放出了“大口气”——
“我们的货,质量绝对过硬,随你们检验……”这是一种听上去“自信”中又带有种恶狠狠的态度。
然而随即与这种“强烈自信”针锋相对的是郑益斌不紧不慢的“小口气”——
“一切以数据为准,还是让我们用事实来说话吧。”郑益斌声音不大,却蕴含底气。
似乎在气势上供应商是完全占据上风的,可事实却毫不留情面的将他摆在了下风的位置。
第二天,关于这批精粉的检验报告出来了:上层精粉度数为62度,中下层精粉度数只有35度,也就是说,中下层精粉的品质完全不过关,不能使用。
面对着眼前的检验数据,精粉供应商“哑了火”,“大口气”没了声音。
事后再次提起此事时,郑益斌说道,有时候“口气大”就是人们想掩饰其内心的虚弱。这批价值三十多万的原料,一旦让他“混”过去,不仅公司要蒙受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对生产造成不利影响,这个“关”我们一定要牢牢把住!
新钢集团公司检测中心 邮编:338001 T:0790-62940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