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多心”的转业兵
(通讯员 李春柳 李福庆)“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每次走在凌晨巡检的路上,李士亮都要唱两句这首《当兵的人》打破巡检路上的寂静。28岁的李士亮,是2006年的复员转业兵,被分配到储运厂火车装车工段工作至今。参加工作6年来,他始终牢记师傅的八字教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他以积极、勇敢、乐观的精神状态诠释并完善这八个字。长期以来,艰巨的装车任务、严峻的外运产品量,使李士亮意识到了外运工作的重要性,严谨的工作态度、缜密的思维,也使李士亮成为了一个“多心”的人。
一份“精心”谱写安全之歌。安全不仅要记于心,还要付诸于行动,这是李士亮对安全的第一认识。自从上班后的第一次安全教育培训开始,李士亮就对安全有了深刻的认识。他认为,一个小小的不注意,一处小小的安全隐患,就有可能导致不可预期的后果。在李士亮看来,保证安全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精心、细心,因此,他在平时的工作中也就更加的用心。
在刚进入春季生产的时候,气温回升较慢,昼夜温差较大,夜间室外温度较低,李士亮就以年轻为由,承担下了外网巡检的任务。一天零点班,他在巡检过程中正用手触摸着伴热线巡检点,正当他感受着手上传来的温度时,一丝细小的持续“呲呲”声传入了他的耳中,警觉的他弯下1.83米的大个子,蜷缩在接近地面的管线下寻找着声音的来源。经过近十分钟的排查,他终于发现了一个细小的漏点,随后,他通知了班长,对漏点进行了及时的处理。漏点虽小,犹为安全隐患,通过这次的事件,李士亮多了个“心眼”,每次巡检的时候,他都要把棉帽子摘下来,使耳朵不受帽子的“阻隔”,能尽听每一处不“和谐”的声音。
一份“热心”讲述动人故事。作为一名“80后”,李士亮有着同龄人少有的成熟与睿智,在单位,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热心肠”。他把帮助别人当成一件乐事来做,在道德文明的起跑线上,充分展现了“80后”的风采。
在同事们的眼中,李士亮就是个大男孩,可就是这样一个大男孩,却有着极其细密的心思。今年1月份,他和朋友们聊天得知,安达市郊区的八里岗远离市区,农户散落,家家几乎都是土坯屋,有的人家还住着茅草棚,不但饮水困难,而且电、煤气之类标志着现代化的东西更是与那里无缘,他们只能依靠仅有的一点土地和养一些家禽来维持生活。李士亮听了心里很难过,他知道自己的力量微乎其微,众人拾柴火焰高,他把自己的想法跟同事们一说,大家都表示支持,很快几十件穿过的、没穿过的衣服都收集在一起,从冬到夏大家想得很周到,有的女同事还把孩子的玩具也拿来了,只是大家不知道,李士亮在自己拿的衣服里还夹了一点钱。他说,行善之举啥时都不晚,只要你拿出真心去做,就会让这个世界始终充满温暖。
一份“恒心”成就非凡成绩。别看李士亮在班组中最年轻,可他的勤俭节约意识却最浓厚。李士亮认为企业挖潜增效跟家庭过日子一样,就是要一点一滴的去节约积累,将这种行为持之以恒,才能成就企业发展大业。
夏天的时候,天亮的比较早,当班的他就主动早起去关闭室内外的灯。他说:“我算过了,栈桥提前关灯一分钟,就能节省 1度电,日积月累就是一笔很大的数目”。每次装完车,他都不忘提醒同事多扫一次线,多控一会鹤管。他说:“每个鹤管都能多控一会儿油,就会减少一分油品损失量”。此外,每次临下班的时候,他都仔细检查更衣室的门窗和灯是否关好,每次去操作室路过卫生间的时候,都进去看一眼水房的水龙头是否关严。搞班组建设时,他为了给班组节省资金,他跑了几个市场买最便宜的装饰品;夏季班组骑车上班的人多时,他义务给大家修自行车……。在身边同事看来,李士亮这份“恒心”是难能可贵的,大家都纷纷以他为榜样,节约之事从点滴做起。
无悔青春,始于追求;精彩人生,源于奋斗。“多心”的李士亮如今已成了工段的“顶梁柱”,他的行为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正是因为他的“多心”,才使他在工作中保持着骄人的成绩。为了无悔的青春、为了精彩的人生,李士亮会坚守于他所热爱的工作,执着于他所追求的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