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63|回复: 9

会议报道:“咱们都是一伙儿的”

发表于 2012-4-19 15:39: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王秋
我曾经也是一名班组长,所以啊,咱们都是一伙儿的!414,由工人日报社主办,中国企业员工互动平台、江西省景德镇市总工会、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协办,在江西省景德镇举办的第三届中国班组长论坛暨余梦伦班组管理法交流大会开幕式上,出席会议的特邀嘉宾全国人大常委、当代工人的杰出代表许振超一开口,就拉近了与与会班组长代表们的距离,赢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今年62岁的许振超,是来自青岛港的吊车司机,一个只有初中文凭的桥吊专家,曾经一年内两次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的人。他立足本职,务实创新,自学成才,苦练技术,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绝活,成为青岛港码头工人科技创新的引领者,并模范地带出了王啸飞燕显新穿针刘洋神绳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影响的工作品牌。许振超1974年进青岛港工作以来,曾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交通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被誉为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
“你当初是怎么想到搞创新,而且接连不断地练就出这么多绝活的?”来自湖北大冶的一线员工李俊红问道。“我当初就是想提高工作效率。”“1984年,青岛港组建集装箱公司,我当上了第一批桥吊司机。桥吊作业有一个高、低速减速区,减速早了装卸效率下降,减速太迟又影响货物安全。于是,我就带上测试表反复测试,终于成功地将减速区调到最佳位置。以前一台桥吊一小时吊14、15个箱子,改革后能吊近20个箱子,使作业效率提高1/4,那时我这个乐呀,你看,创新就源自岗位,我能弄成功,你们也能,咱们不都是班组一伙的吗。”

“还有,光一人钻研,单打独斗是不够的,要把个人钻研的事情变成一群人的事业” 。 许振超说。

现在,在许振超的团队里,已经涌现出了许多像他一样的“装卸专家”,立足岗位搞创新在青岛港尉然成风。
  许振超说:“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企业是国家创新的主体,班组职工就是创新的主力军,工人的创新应立足岗位,从破解生产难题做起,用创新去改善作业环境,降低劳动强度,提升劳动价值。而要想创新成功,我们班组职工就必须增强自身学习力,提升自己的原始创新能力。........”
从许振超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代工人的力量。许振超也为我们班组这伙人立足岗位创新作出了榜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9 16:25:14 | 查看全部
既然“咱们都是一伙儿的”,就要在这方面做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9 17:52:22 | 查看全部
哈哈,我露了个脸哦!
谢谢王秋老师!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9 18:02:49 | 查看全部
改了一点,写得太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9 18:20:33 | 查看全部
xuexi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9 18:34:15 | 查看全部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9 21:31:13 | 查看全部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9 22:04:1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0 09:40:31 | 查看全部
俊红老师也去开会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1 08:49:04 | 查看全部
再次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