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灯具用薄胎陶瓷制作而成。景德镇薄胎陶瓷源于北宋影青瓷,成型 于明代永乐年间,最早只是作为宫廷的装饰灯具。
瓷都景德镇人传承了薄胎陶瓷的 千年绝技,如今发展出走入寻常百姓家庭的现代薄胎陶瓷灯具。 其灯罩厚度不足1毫米,故也称“蛋壳瓷”。因为透光性非常好,人们常以“ 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来形容它。轻巧、秀丽,做工精致,透光性好 ,是这类薄胎瓷灯的最大特色。但这种薄胎瓷的制作难度很大,技术性极强。薄胎 瓷的坯体薄、强度低,制作过程中极易破裂和变形。从配料、拉坯、利坯(修坯) 、上釉到绘画、烧制,须经四十多道工序,全部采用手工,分三次烧成。尤以利坯 和艺术加工最为精细。利坯要经过粗修、细修、精修等反复百次的修琢,才能将二 、三毫米厚的粗坯修至不足1毫米。国际友人把制作薄胎瓷器技艺称之为“神技” ,把薄胎瓷器誉为“天上才有的珍品”。
薄胎陶瓷灯罩上面有各种繁复的花草纹镂雕,而表面则加入青花、五彩、中国 红等手绘图案。打开电源后,灯光便从灯孔倾泻而出,幻化成各种玲珑的光斑,给 人一种迷离、朦胧的独特美感。再配上精致的木制灯座,将古朴的瓷器巧妙地融入 现代生活中。即使不开灯,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饰品。 胞胎陶瓷灯的工艺 薄胎陶瓷灯,在制成工艺上不同于普通瓷器的烧制方式,其从选料、制模、翻 模、打浆、注浆、修胚、 青花泠素烧、浇釉、高温烧、绘画(贴花)、烤花、打 磨等等四十多个环节上,都是由景德镇能工巧匠纯手工精心制成; 薄胎陶瓷灯,经过3次高温烧成,最高烧成温度达1300多度,因此在耐高温特 性上无与伦比,再长的照亮时间也丝毫不会影响灯罩,更不会有异味、褪色等等问 题; 薄胎陶瓷灯,由于采用世传秘方配料烧成,其莹白透光性极好,比普通磨砂玻 璃或烤瓷玻璃在透光性上更胜一筹,其透出的光线更显温和柔美;薄胎陶瓷灯,其瓷体厚度均在1毫米左右,轻轻敲之,声音清亮如磬;瓷体外形饱 满、圆润,釉彩发色艳丽,附着性极好,百年不退色,釉面也不怕摩擦蹭刮,便于 清洁。 手绘工艺是景德镇的绝技,景德镇画师们能在薄胎瓷上绘制出各种炫美、亮丽 的图案;手绘工艺更体现了陶瓷花色的手工工艺特征,包括其笔触纹理、色彩晕染 、构图布局等等都区别于贴花工艺,但由于手绘工艺的纯手工性,因此同一图案在 同样的陶瓷灯罩上可能在色彩、造型、大小等方面的产生微小差异,而这正是景德 镇纯手工工艺的直接体现,并非产品瑕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