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班组搭舞台 员工成能手
——记广能公司首届职工“五小”革新能手李明
川煤集团广能公司李子垭南煤矿 李晓波
在李子垭南煤矿,提起川煤集团广能公司首届职工“五小”革新能手李明,无人不知,提起李氏“皮带机张紧”,更是人人称道。李明,瘦高的个头,腼腆少语,是什么原因使得他这样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一线电钳工,在人才济济广能集团脱颖而出,斩获广能集团工会2011年五小成果发布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并荣获首届五小革新能手荣誉称号的呢?
班组施压促他成才
2004年7月,李明由地方小煤窑天池煤矿来到李子垭南煤矿时,因为原来从事过电钳工作,矿上把他分到了掘进一队电钳班从事电钳工作。初到大矿,设备状况以及工作流程,李明并不是一下就能适应。班长吴波和工友们有意给他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时间,有意将设备维修的重担压在他的肩上。他充分利用别人打牌、娱乐的业余时间刻苦钻研、学习一线有关机械设备和电钳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ZMZ-45型全液压装煤机才投入生产时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行走打滑,严重制约掘进生产。对此,李明经过现场仔细查看与分析,于2011年6月大胆提出在不影响履带板强度的条件下,采用焊割方法将每块履带板啮哈孔的排渣孔尺寸增大,由原来的18mm×18mm变大成30mm×30mm的建议,并且绘制了详细的排渣孔改造尺寸示意图。改进后的ZMZ-45全液压装煤机截至目前再也没出现因排渣孔堵塞不能啮合影响行走的情况,大大提高了装运煤矸效率,提高了掘进单进水平,连队因这个革新每月多掘进尺36米,年创经济效益36万余元。该项目获得2012年4月分发布的广能公司2011年“五小”成果一等奖。
想人所不敢想啃下硬骨头
不断创新,敢啃硬骨头,是李明走向成功的秘诀。2011年8月,李明发现 5120风巷小斜坡皮带机原有机尾架为固定式机架,随着斜坡向下延深,斜坡皮带机尾与风巷皮带机搭接处空间狭窄,造成皮带机无涨紧调节距离,给皮带接头维修作业带来极大安全隐患。就大胆提出将原固定式机尾座改为可调节的滑道式机尾架,采用螺杆调节皮带的张紧(这就是有名的李氏张紧)。经采用后,给接头维修作业带来了极大方便,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减少对生产的影响。
像这样的技术创新,在李明的工作历程中还有很多很多,一项项凝聚着李明创新智慧的技术改进与操作方法,如今正在李子垭南煤矿井下的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企业的关注和需要产生归属感
李明常说,何为企业归属感,你感到你在企业被关注,你是对企业有用的一员,就是企业归属感。
李明来到南煤时,正是南煤最艰苦的时候,作为一个水、火、瓦斯、顶板、煤尘五毒俱全的矿井,井下生产条件相当恶劣,李明与工友们一起见证了企业的变迁,面对其它矿井和周边小煤窑开出的高薪诱惑,他不为所动,始终坚持在企业最前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李明用“无为”和淡然,默默进行着自身技能与学识的修炼。
2012年3月28日中班10左右,5120皮带下山EBZ-75型综掘机突然发生故障。井下一个电话打到队上,李明临危受命立即来到现场。针对综掘机现状和特点,他认真分析,及时诊断出是减速箱的齿被打烂了,并第一时间通知地面运来了新的齿,配件拆了一地,送来的齿却与减速箱合不起,怎么办?工友们面面相觑,李明没声没响地拿起齿来比对着减速箱在现场开始打磨,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直到地面的工友送来了第三道盒饭,减速箱和齿终于严丝合缝的合在一起,而此时已是3月29日的夜晚11时,24小时没合眼的李明终于在工友们的注目礼中长舒了一口气。
扎根班组成长成才,李明用革新成果为企业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同时,为自己赢得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