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农民工转变为“首席技师”
金刚煤矿 李宇凌、李刚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没有舍己救人的义举,有的只是一名最朴素的爱,这种爱有对煤炭行业的热爱,有对矿工兄弟和所在企业的挚爱。因为热爱,他率先吹响了为企业节省费用而创新的号角。他就是川煤集团达竹公司金刚煤矿机电队电工班职工、金刚煤矿首席技师唐成国。
从学徒到行家里手
和大部分电钳工一样,1995年,唐成国作为一名技校毕业生分配到金刚煤矿,在采煤一线干了3年后,来到机电战线当上了一名电工。白天,他努力向师傅学习,晚上回到宿舍再仔细记下白天的工作心得。为了缩小自身与其他职工在技术上的差距,他常常到图书馆借来相关书籍、图纸潜心钻研,不明白的地方就向师傅和技术人员请教。每当矿井引进新的设备,他总是在第一时间找来说明书反复研究,不熟练掌握基本原理决不罢休。
由于坚持不懈的努力,唐成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通过自学,他反复阅读了《煤矿电工学》、《电工工艺学》、《综采设备维修》、《变频节能技术》等专业书籍,从中汲取到了丰富的知识营养。更为重要的是,他把工作岗位变成了练兵场,紧跟企业煤炭生产工艺装备的更新发展,不断更新所掌握的知识,逐渐成长为一名集高低压电气维修技术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金刚煤矿电气设备维护的行家里手,也成了工友们学习的榜样。
2010年5月28日,刚出井的唐成国得知井下+120辅排水泵房四台主排水泵电控柜都坏了,刚下班的他,没来得及吃午饭便背着工具入井了。由于+120辅排水泵房电控设备陈旧,且还采用较落后的频敏变阻器启动方式,设备维护难度大,按照唐成国所在班组的惯例,这种“大餐”一般都得给有资历的电工留着。3个小时后,两台水泵在他的伺候下,已经开始卖命了,看着排水管路上的压力表,唐成国完全忘记到吃晚饭的时间了。一旁的工友提醒他:现在有两台正常了,我们也该下班了,难处理那两台明天再来处理吧!熟悉井下环境的人都知道,井下涌水不及时抽到地面,轻则影响生产,重则淹井,此刻水泵的“罢工”,无疑对矿井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这怎么行呢!矿井大型设备必须台台完好,我再查一查,你先下班吧!”此刻的他,已经完全忘记了额头上的汗珠已将图纸浸湿。直到剩下的两台彻底修复,试车成功后,他才放心的离开。
凡事三思而后行
在金刚煤矿,唐成国是出了名的“电老虎”的“克星”。当生产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时,领导总是第一个想到唐成国。因为人们知道,爱动脑、敢创新的唐成国准能想出什么新点子来。
2011年6月,金刚煤矿3118综采工作面468机组变频器出现了故障,机组维护工又没有变频检修经验,只有等厂家人员前来解决。3118综采工作面是该矿主采工作面,承担全矿70%的原煤生产任务,若等厂家人员来判断故障再行排除的话,势必影响全矿职工的工资收入。这时,唐成国主动站了出来,“让我来试试吧!”。唐成国之前并未参与变频器的检修,只是在书本上接触过变频器的相应知识。井下现场职工用怀疑而期待的目光打在他头上,他浑然不觉,矿灯灯光在图纸和变频器之间镇定地穿梭来去。仔细分析之后,发现了问题所在,并果断地进行了处理,对变频器进行了一次大手术,使问题迎刃而解。
多年来,唐成国在他所热爱的电气领域里阅“难”无数,创新不断。他解决难题时,或抽丝剥茧,或曲径通幽,谙熟了那些原理,便渐渐地积累了不少经验,掌握了很多绝活。他的名声不径而走,远远地飞到了公司的其他单位。若问唐成国如何能修炼出这些绝活,他淡然一笑:“做任何事情,不要拿上去就做,而是要先思考,找出最好的方法再行动。”
他有一颗感恩的心
对企业,唐成国心怀感恩:“我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企业的帮助和关心。我没有理由不热爱我的企业,只有拼搏奉献才能回报企业、回报社会。”机电队是一个任务重、加班加点多的队伍,但唐成国都能圆满完成任务,他的出勤每月都高居榜首。他常说:“我们耽误1小时,职工工资都会受到损失。”只有中专文化的他把发明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当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把能为矿井安全生产做些好事、实事当成了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机电车间里,总能看到唐成国在找着什么,像继电器、接触器、按钮、电阻、电容等一些可被利用的小部件他都不会放过。队里的库管员算过这样一笔帐:1个月,唐成国可以从车间的废料堆里捡回1000多元钱。唐成国说:“我去废料堆里捡材料,主要是我可以通过自己不断动手收集零部件为创造发明提供充足的材料,不为企业增加负担。”据了解,仅去年1年,唐成国就获得了11创新成果,为企业节约资金60多万元。每每提起他的这些光环,他总是认真地说:“我是企业的一员,企业培养了我,给了我成长的舞台,让我找到了在企业做主人的尊严和自信。”
不要怕别人超过你
一器独鸣难成曲。作为技术能手、金刚首席技师、达竹公司第三届十佳技能人才,唐成国要的绝不是木秀于林,而是浓荫如盖之下,万木葱茏。问起他带徒弟的经验,他平实地一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我认为带徒弟没有千篇一律的方法,要根据徒弟和生产任务的特点选取适合的传授方法,严格要求他们 ‘要么不做,要么做好’”!
唐成国的带徒方式让很多人心服。一次他带了某大学的一个实习生,短短两个月时间,他让小伙子跟在他身边,耐心地将自己的所学所感教与他,小伙子的眼前展开了一个书本里见不到的生动世界。回校后,实习生深有感触地给他发来短信说,那两个月的时间,学到的东西比他整个大学学到的还多。2009年,我矿引进新型的双风机双电源开关,唐成国参与了调试,他将理论原理与实际操作方法巧妙结合,发现了开关设计上的缺陷,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得到了厂方技术人员的一致认可。至今,厂方技术人员还经常跟他发短信、打电话,交流技术上的问题。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唐成国练就了高超的技术技能,同时,他也乐于及时将自己的技能传授给其他同事。他认为,自己的技术是师傅手把手教出来的,如今自己水平高了,也一定要传授给更多的人;孔雀开屏式的“独舞”固然令人赏心悦目,但千手观音的“群舞”更加震撼人心!有人问他:就不怕教了徒弟之后,人家超过你吗?他的回答让人感叹:“每个人悟性不一样,若能超越我,说明他很优秀。不要怕别人超过你。”这,也许是很多人都要思考的问题吧?
编后语:一个优秀的班组文化将会影响到更多地班组,这就是班组文化的辐射效应。为此,班组中的优秀员工、“技师”发挥着树典型与文化引领的作用,打造出优秀班组长和优秀员工,把开展班组文化建设与搞好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挖掘基层班组在班组文化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和特色做法。作为笔者而言,我们要将这些富有特色的一线班组及优秀的班组职工重点宣传报道。在“班组天地”中反映基层班组中的优秀员工、“技师”,同时还起到了很好的交流和推广先进经验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了班组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