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08|回复: 5

职工成长当有为有位

发表于 2012-4-23 23:31: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职工成长当有为有位
      湖北大冶有色冶炼厂   李俊红
      4月14日,在江西景德镇召开的第三届中国班组长论坛上,来自全国的300多名优秀班组长就“学习余梦伦班组管理法,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班组文化”的主题进行交流互动。在相互交流、学习、探讨的过程中,与会班组长都一致认为:余梦伦班组的一大特点,就是培养人、提升人、成就人。我们学习余梦伦班组管理法,用班组文化管人的重心就是要以人为本、关注职工需求,为职工成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这样做才能达到文化管人管住魂的效果。
      随着职工成长话题的深入,不少班组长们对拿破仑说过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话表示认同,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成为“将军”也是班组职工衡量自己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而在成为“将军”的过程中,班组长们对部分企业存在的“有为才能有位”和“有位才能有为”这两种不同用人选人制度产生了兴趣,并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简单的说,有为才能有位强调的是员工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获得在企业中发展的机会,职务以及对应的薪酬,“成功来自勤奋”这句谚语是对这种用人方式最恰当的诠释。而有位才能有为强调的是要想有更大的作为,前提必须是有“位”,职工创造效益的多少是被职位、流程严格定义的。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这里的“支点”,则被部分职工们理解为所处“岗位”“职位”。
      在我国部分企业里,有位才能有为体现在:企业还是按市场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那套僵硬的从各个方面综合评价的制度来选拔人才,文凭、年龄、资历、工作年限等都是选人用人的硬指标,而且缺一不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社会分工日趋精细化,对企业岗位员工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某些领域专业性强的岗位来说,综合考核分高的职工未必是首选。有位才能有为制度的弊端在于一方面各方面综合考评选拔出的人才并不一定是此岗位最合适的人才,却占据着相关的岗位,造成岗位浪费;另一方面某些在专业领域有特长的职工就算在岗位上有所作为,但因先天不足“偏科”而不被重用,导致其“将军”梦难以实现,造成消极怠工以及人才极大的浪费。
       而有为才能有位,更多的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宽容、支持与栽培。在这样的企业里,每个员工都可以展示其与众不同的地方,他的个性,他的长处,他的缺点,都会被企业全部接受与包容。在这里人才的脱颖而出都是通过员工努力争取的,是经过严格的业绩考验得到的,业绩与能力成为员工职位、收入的决定性因素,这样的企业内部也形成一股吸引人、凝聚人、激励人的工作氛围,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动力,而员工也能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享受到体面工作的快乐,从而彻底激发其工作潜力。
      在接下来几天的经验学习交流活动中,来自全国300多名优秀班组长一致认为:“人”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员工是企业最可宝贵的财富。我们班组部分职工也曾在“想当将军”的路途上满怀希望,也曾为之付出了无数艰辛、努力和汗水,只是受自身先天条件不足以及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而熄灭了当初的激情,消磨了上扬的斗志,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在这里,除了员工必须树立“只要立足岗位,尽心工作,勇于创新,就一定会有为有位”的成长理念外,如果企业能在员工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扶一把推一下,结果也许就大不一样了。
      首先,企业要从员工成长的角度出发,关心员工,知道他的愿望、追求、目标是什么,并相对应开展各种学习培训、素质提升活动,使其能茁壮成长。其次,企业要对员工工作各方面情况有所了解,能够做到知人善用,用人所长,只有将合适的员工放在合适的岗位上,才能激发员工的潜能,发挥出员工的真正价值。再其次,要给员工创造公正、公平、透明的成长环境,建立科学规范的用人选人制度,使每个员工在为企业创造效益,不断获得成长的同时能够有为有位。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因员工而存在,只有班组员工不断茁壮成长,企业才能保持旺盛生命力,持续发展,走向辉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00:52:34 | 查看全部

回 1楼(张硕御月) 的帖子

谢谢张老师提醒,已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4 21:11:3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5 17:17:59 | 查看全部
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5 17:32:3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9 11:13:01 | 查看全部
李老师考虑独特,从现实存在的机制中挖掘,高啊,高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