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个80后大学本科生,毕业后曾经就职于沿海地区一家大型物流公司的管理岗位,有着不菲的工资和待遇。一年后,他毅然辞掉许多人认为安逸舒适的工作,选择把自己扎根在远离都市的矿区最基层的班组。
他为何把自己“埋”在班组 张建 4月28日上午,笔者来到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矿山机械厂金工车间装配班,早就听闻该班有一位大学本科生,当笔者找到该班班长唐可与他谈到这位80后的大学生在班组的工作状况时,他说:“谭真是去年8月份来到班组的,工作很踏实,而且肯学、肯钻、肯问,今年他已经提出2个合理化建议并被车间采纳,又是个非常虚心的小伙子。”正聊得起劲,一个长像斯文帅气且高大白净的青工拿着一把游标卡尺走了过来,“班长,我发现回柱绞车底盘上的钻孔位置不对头”“好,这个我去处理,有人要找你。”唐班长打断了他的话,自己处理问题去了。原来他就是大学生谭真,笔者和他认识以后,接下来这几天,通过电话、QQ和约谈,了解到他背后的一些故事。
今年25岁的谭真是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电公司的子弟,2010年毕业于北方民族大学,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毕业后应聘到广东佛山一家大型物流公司任调度管理工作。刚开始,他对这舒适的工作环境和三、四千块的工资收入还算满意。实习期满后,由于公司对他的要求越来越高,看似简单的调度管理不但要做好各种规划,还要做好均衡的协调和指挥,这让不是学管理专业出身的他很为难。他说:“刚出校门,我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以为搞管理简单轻松,这回晓得专业不对口又没有实践经验做任何工作都很难。”后来他经过反思和总结,知道那份工作对自己所学专业不但没有半点帮助,而且不利于自己以后的成长和发展。一年后,他辞掉工作,回到自己父母所在地——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电公司。
“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娃儿有个好的前途,供他读书就是为了他有份好工作,没想到他选择去当个工人。”这是谭真在用QQ和笔者聊天时他妈妈在旁边说的话。刚来到班组,谭真的父母极力反对他的选择,经过他再三给父母做工作,最终父母没能犟过决心已定的谭真。班组员工知道他的情况后有人说他傻,也有人说他前途无量,但对于各种说法,他给笔者这样解释:来到矿山机械厂当工人,最初是觉得机械行业对我所学的专业比较对口,没想到来班组以后,这个班从班长到工人对我都很好,只要是我不懂的东西,不光是师傅一个人教我,他们每个人都非常乐意地指导我,可以说班组员工每个人都是我的师傅,真的让我学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就是我们班组的大家帮文化,不但使我很快就融入到这个团队,并深深地感染和吸引着我。
“难道你就安心一辈子当个工人把自己‘埋没’在班组?”这是笔者在4月30日上午与谭真面谈时对他所提的主要问题。他这样跟笔者说:“以前以为自己学的知识够多了,但经过第一次就业和现在的岗位我才知道,只有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班组实践知识结合起来,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我认为只要是金子在班组一样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笔者感言:一个班组只要拥用自己的独特文化,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感化、同化、溶化每一个新来的员工。尤其是对那些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年青人,或者是一些自以为学有所成的大学生,尽管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如果不到最基层的班组中去锤炼自己,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就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才和专家。年青人就好比一块毛胚件,只有经过反复的冶炼和锤打才能成为高质量的工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