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02|回复: 23

班组文化中挖掘一眼成长泉

发表于 2012-4-30 23:51: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班组岗位上打拚的青工,要知道班组小天地里,埋有富有文化营养成分的大宝藏,有待自己去开凿,去发现,去挖掘,从而拥有成长的不竭清泉。

班组文化中挖掘一眼成长泉

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矿山机械厂:杨建

一想到班组文化,和我们这些班组职工朝夕相处,闻之有味,听之有声,思之有感,观之无形,育人有质,感知上又是“咫尺天涯”,但用什么来说明才好呢?苦思良久,终于想到是流出的清泉水,滋养着大家成长、成才、成功。

430日,看到全国各企业基层通讯员采访到的,关于班组文化养育工友成才的几十篇来稿中,有“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的身教文化,有“鼓励、激励”的制度文化,有“了解、感动、认同”的尊重文化,有“周末讲堂”的好学文化,有“沟通、理解”的和谐文化;有发扬吃苦耐劳的传统文化,也有紧跟时代的安全文化;不但有处在中心的“结对子”技术帮教文化,还有处在边缘的文体竞赛文化,这些文化都能滋养班组青工成才,可见,班组是广有富有文化营养成分的大宝藏,但还要靠自己去挖掘一眼属于自己的成长泉。

首先要挖掘得准确。班组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终端表现,是丰富多彩、多姿多样的,就说我班里有11名青工,发现他们是好学、好奇的,干工作富有激情,接受我班的“创新开拓”和“自己制造”文化则慢,但接受一些休闲文化则快,可能对成长却不利,这让我产生忧虑;班组文化的确是多样性的,但那些才适合于自己成长呢?也不能一概盲从,而是要有所选择,有所识别,有所取舍,要在适合于企业的需要、结合自己的特长及利于自身成才上去发现,去投入,去开采。

其次要挖掘得专一。跟随班组文化的博大精深,不能浅尝辄止,选准目标后,就要有锲而不舍的劲头;如工友说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即使开凿出一眼肤浅的泉,也是不久就断流了,难以滋养自己成才,或者是挖掘很多地方,没有一处流水的泉;毕竟班组属于最基层,成长为才要有持续不断的过程,植根某种班组文化,要有培根、长高、拔节、开花、结果等的持续,才能守候到成功,这需要青工充分认识到这点,在坚持不懈的基础上,一些“劳模”、“首席技师”才能“长”出来。

最后还要挖掘得深透。挖掘得深透才有源源不断的清泉水,其实就是要有脚踏实地的长期行动,如“结对子”学习,就虚心地向师傅学习,教的技能勤奋练习,教的知识记牢背熟,力求掌握得娴熟和得心应手后用在操作上去解决生产难题,出效果、有结果,从而让自己有实质性的提高或提升,成长或成功。再如传承吃苦耐劳的班组文化,师傅等的监督下保持一段时间后,就慢慢地变为拈轻怕重,怕吃苦、怕吃亏、怕工作中弄脏手和脚,这就是没有深刻领悟,挖掘得不深透的表现,蜕变了自己的格调,同时,对自己的成长极为不利。

在班组岗位上打拚的青工,要知道班组小天地里,埋有富有文化营养成分的大宝藏,有待自己去开凿,去发现,去挖掘,拥有一眼自己的成长源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 00:22:39 | 查看全部
杨老师没上传完整还是我电脑没显示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00:30:33 | 查看全部
我还在写,还没有写完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 00:31:24 | 查看全部
期待杨老师佳作诞生,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 00:45:50 | 查看全部
期待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02:02:56 | 查看全部
已经完成,谢谢各位老师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 08:24:35 | 查看全部

感觉和杨老师上期见报稿有点异曲同工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 09:10:19 | 查看全部
范围不仅仅限于一个班组,有些只是个别现象。个人浅见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11:57:46 | 查看全部

回 6楼(baihuahe) 的帖子

谢谢李老师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11:58:19 | 查看全部

回 7楼(张而不扬) 的帖子

谢谢张老师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