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举国上下提倡以人为本治国、以人为本治企、以人为本管理的今天,如何让以人为本思想渗透到管理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成为调动需要机制保证,制度落实,余梦伦班组,用自创的“四个一”目标管理法、“三段助推”育人法、“三步跨越”创新法,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贯穿于班组管理全过程,渗透于班组管理的每个细节 余梦伦班组管理法
2011年8月18日,我国首个以院士名字命名的高科技创新型班组——“余梦伦班组”被正式授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班组建设示范基地”称号,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首个科研类班组建设示范基地。这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国防邮电工会领导以及230余名班组长代表参加了授牌仪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强调:要通过持续创新打造班组建设的精品工程,通过能力建设强化班组的科学管理,通过先进文化提升班组队伍素质,通过上下合力形成班组建设的保障机制,努力建设一大批基础管理好、质量安全好、成本控制好、任务完成好、攻关创新好、团队建设好的优秀班组,为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后,余梦伦班组的代表重点介绍了“余梦伦班组目标管理法”、“余梦伦班组育人法”和“余梦伦班组创新法”——
“四个一”目标管理法
创建一个知识共享平台:知识共享,是余梦伦小组的工作习惯和班组特色,知识共享平台是由书库、题库、软件库、培训资料库组成的,这个平台,可以缩短班组成员获取知识的过程、加快大家的学习速度,帮助每个人提高工作的成功率,使小组成员得以独立自主、优质高效地完成项目。具体创建方式如下:
书库:凡是和班组专业有关的资料,都将其收入书库之中。比如《总体设计》系列丛书、《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系列丛书以及弹道制导书籍、手册等等;
题库:这里存放着大家经过多年积淀、在汇总工作之需后编写出的“摸根探底3000题”。这些考题巧妙地将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不仅考核新员工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启发老员工的创新思维;
软件库:这是班组成员根据自身工作需要而创建的设计软件共享的技术平台,只要进入这个平台,就能够很快进入工作状态;
培训资料库:无论工作多忙,班组的技术交流、技术培训工作也从没放松过,每一次培训交流的资料、视频都被收集起来放入资料库,方便大家学习。
建立一套管理制度体系:余梦伦班组根据自身平时工作需求,建立起一套完备、规范的管理体系,目前包括12项规章制度:《量化考核管理办法》、《全员管理各岗位职责》、《专业培训和学习制度》、《奖惩制度》、《考勤管理办法》、《6S区域清扫制度》、《办公行为规范》、《安全保密管理规定》、《新职工培训管理制度》、《科研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弹道专业结果分析规范》、《制导专业结果分析规范》。
在12项管理制度中,最重要的是量化考核制度。该班量化考核法以对工作量的考核为基础,在量化考核中引入了对设计质量、设计能力、主观评价、特别处理办法、奖惩等6个主要部分内容的考核。通过综合考核办法,使得考核结果更加公正、公平、客观、准确和全面。
树立一个永保成功的理念:该班组秉承“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工作信条,树立了永保成功的理念。为加强质量制度建设,班组严格执行“双岗制”和“三审制”,确保了设计的正确性。编写和不断更新各专业的《设计要素》、《靶场工作日志》、《设计师手册》、《设计文件模板》、《设计文件规范》等,从技术和管理上提升设计质量。班组还结合型号设计工作与专业发展,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在型号设计工作中,开展重点项目的复核复算工作;在型号发射过程中,积极开展质量“六个一”活动,即型号出厂前进行一次状态检查、一次工作交接、一次技术培训、一次质量教育,型号飞行后进行一次质量总结、一次技术交流,确保型号研制质量全程受控。
打造一个和谐小家:把余梦伦班组打造成温馨和谐的小家是全体组员的共同目标。在几十年的班组建设工作中,该班组成员不断完善和健全“建家”工作机制,制定班务公开实施办法,定期公布各项考核情况,定期对工程组长工作进行评议。
在余梦伦的影响下,班组创建的关爱机制平衡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着班组的和谐、稳定状态,班组长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大家都会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自然而然地随时交流和沟通,感受彼此的关爱,解决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通过开展各种文体拓展活动,增进彼此的理解、信任和友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