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83|回复: 0

[散文 随笔 杂文] 骑车十里寻桑叶(作者:蔡进步 )

发表于 2012-5-2 14:38:0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周五下午,我从袁店一矿返回到桃园矿。
女儿一见我,喜滋滋地把她前几天刚在她们学校门口买的六条蚕拿给我看。末了,女儿忧心忡忡地说:“俺爸,桑叶没有了,我的这几条蚕马上就饿死了!”
妻说,买这几条蚕时,人家给了一把桑叶,白送的。现在工人村周围的桑树少之又少,想摘几片桑叶,比逮本拉登都困难。女儿也知道不好弄桑叶,为了节省桑叶,她从书上看到这样的方法,把桑叶晒干磨成粉,掺点水撒在青菜叶或莴苣叶上,说蚕一闻到味道,便会把青菜叶误认为是桑叶。谁知,蚕没有上当。如今,这几条蚕已经“绝食”两天了,饿得“骨瘦如柴”,如果再没有桑叶,估计它们的结局跟卡扎菲一样。
我说,明天我骑自行车到离工人村远一点的地方去找。妻说,远一点的地方也不好找,现在工人村小孩养蚕的太多了。我说,远处有风景,肯定也有收获。妻担心我不认识桑树,我说,自己在农村生活了一二十年,小时候哪年不吃桑葚。
第二天上午8点,我骑着自行车离开了家。工人村刚刚铺了柏油路,骑车的感觉特好。
自从十年前走进桃园矿,我开始把自己当成桃园人。尤其是跟妻子结婚后,我更觉得自己桃园人。妻子的老家在桃园镇大吴村,离桃园矿不到二十里路。因为经常和妻子一起骑着自行车去妻的娘家,所以我对这一带的村庄很熟悉,闭着眼也知道村庄离村庄的距离和位置。
出了工人村南门,我径自向对面的桃园镇桃北村赶去,以前在这个村租房住了三四年,对这个小村很熟,也很有感情。
在桃北村南头的十字路口一家民房后,我发现一棵桑树,不禁欣喜若狂。我停好自行车,快速地摘着桑叶,一棵小桑树,被我几分钟就摘光了枝叶,看着光秃秃的桑树,我有点不忍心。
带来的塑料袋已经装了大半袋,可我还不满足。妻说工人村附近的桑叶已经没有了,想在工人村周围找到桑叶,比逮本拉登还难,我思忖:美国逮拉登逮了十年,可谓绞尽脑汁、枕戈待旦,我找桑叶只用了十来分钟。看来,妻的说法有点太玄乎了。我得继续往南去,再寻找一些桑树,留着以后用,也证明妻子的说法是错误的。
大约行了四五百米,我发现路东的沟沿上都是桑树,虽然树不大,但是要养千把几百只蚕绰绰有余。我喜不自胜,想打电话告诉妻子,说我在桃北村南四五百米的沟沿上发现大量的桑树。
这时,我盯着沟沿上的桑树,心里突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我意识到自己可能搞错了,自己刚才采摘不是的桑叶,现在发现的也不是桑树,而是一种叫“土条”的植物。几秒钟后,我更加确信了自己的判断。我没有驻足,继续向前行,一直赶到206国道附近的桃花源大酒店,我发现所有的沟边、路边都是“土条”树,我不禁哑然失笑,看来要在桃园矿方圆十里路内找到桑树,的确不容易。
在桃园中学南100米处,我遇见当地一位老者,问他这附近可有桑树,老者说现在桑树不大多了,这附近没见哪儿有桑树,我听后泄气了,想调转车头回去,可一想女儿为了养蚕,煞费苦心地把桑叶磨碎,掺水滴在青菜叶上,我便增添了继续寻找桑叶的信心。
于是,我骑着自行车沿着206国道漫无目的地往前行,在桃园老街南边,我把目光盯在旁边,这个地方杂树丛生,也许会有桑树。
我把自行车停好,小心地走下路坡。这儿的树太多了,其中那种叫“土条”的树更多,这个时候,我真的不知道桑树长的啥样子,不然,刚才我哪能把“土条”树误认为是桑树。
我仔细地搜寻着,像搜救队员在内蒙古大草原上搜寻神舟飞船返回舱一样认真。
突然,我眼睛一亮,在离我不到两米的一棵不到两米的小树上,我发现了一颗颗桑葚,尽管没有成熟,但是桑葚我肯定认识,如果一个在农村长大的人连桑葚都不认识,那就真不是农村人了。
我掏出塑料袋,把那棵小桑树的桑叶全部摘了下来,为防止妻子女儿说这不是桑叶,我把还发青的桑葚也一并摘了下来。
回到家时,还不到十点,我脸上的汗不住地往下淌。
妻一见,喜笑颜开,赶紧拿出一片桑叶放进盛放蚕的纸盒。
那几条奄奄一息的蚕肯定闻到了桑叶的气味,两三秒钟后,它们便大口地吃了起来。
我长长出了一口气,骑车十里采摘到了桑叶,值得。
妻说,女儿放学回来后,见到有桑叶了,不定多高兴呢。
我一笑,那还用说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