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名普通农民工成长起来的掘进班组长,能够在公司班长节这一天,从1000多名班组长中脱颖而出,获得公司“五十佳班组长”并作为代表发言,实现了他人生中的一步成长,这更合理运用班组文化,让文化渗透到班组每个细节有着密切的联系。
文化渗透的力量
罗喜林
5月6日,笔者来到重庆能源松藻公司石壕煤矿掘进五队,对生产二班班长赵福现进行了采访,了解他是如何实施班组管理、如何让抓好班组建设的。
今年38岁的赵福现曾外出打工多年,知晓在外打工的艰辛,2005年在石壕煤矿参加工作后分到掘进五队,一直从事掘进工作,由于踏实肯干、勤奋好学,参加工作一年多,赵福现就被队里破格提拔为生产二班班长。
刚担任班长,赵福现就犯难了,全班90%以上都是新员工,生产进尺打不走,组员违章行为也时有发生,生产二班已经成为连队最落后的一个班组了。如何将班组管理好,如何抓好班组的安全生产?当时矿上开展的班组文化活动提醒了赵福现,“打造班组文化,将其渗透到班组工作的每个细节,用文化来管人、用文化来激励人、用文化来凝聚人、用文化来提升团队素质。”赵福现大胆的想法得到了连队的赞同,他组织班组骨干人员,结合班组的实际,开始逐步打造班组文化。
安全是任何工作的前提,赵福现深知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他找出矿上近来的安全事故案例,每次班务会都融入了班组安全会,和班组员工一起分析身边的事故案例,其目的就是让安全意识真正入脑入心。同时,他还制定了“班组安全工作流程”,班前分析安全重点、施工前进行安全确认、工作中班组员工进行安全相互提醒、班后进行安全总结,这让班组员工对每班的安全重点、难点、危险点都充分了解,提高了安全系数。有一次,班组员工张发没有对绞车进行安全确认就准备放车,副班长肖家林及时制止,保证了安全。“张发没有进行安全确认,违背了安全工作流程第二点,但是肖家林运用第三点员工相互提醒确保了安全。”赵福现在班务会上的分析让全体班组员工也深深感受到了班组文化的重要作用。
“班组是一个团队,需要文化,并需要将文化渗透到工作中的每个细节,这样才能干的更好。”赵福现和工友一起提炼出了《班组团队理念》,并通过每月班务会、班组骨干会、班组协调会等方式制定出了《班组公约二十条》、《班组奖惩规定》、《班组学习办法》、《班组师带徒规定》等“班组四大制度”,将文化渗透到制度中,用制度来约束和激励班组员工。“不参加班组技能学习,不仅会拖班组后腿,根据制度还会被扣分,不划算。”3月的一个休息天,准备和朋友一起喝酒的班组员工罗洪焱想到《班组学习办法》婉言拒绝了朋友的邀请。如今,班组员工对各项制度规定已经铭记于心,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为了营造班组和谐氛围,赵福现倡导人性化的情感管理,形成了以“小班会常开,小家事常拉,小困难常帮”为主要内容的“班组三常管理”模式,并通过每周召开班组协调会、员工互动班会,及时化解矛盾,融洽感情。当班组员工有困难时,大家都会主动集合一起上门慰问,犹如一个大家庭一样。此外,根据矿上班组文化建设要求,赵福现严格要求班组员工人人都能背诵“岗位安全描述,执行好矿上规定的“手指口述”、挂牌上岗、班组持旗整队入井等规定,不断规范员工的行为。
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赵福现在班组实施的“班组安全工作流程”、“班组四大制度”、“班组三常管理”等特色文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1年以来,赵福现所在的生产二班实现了无受伤、无违章,班组生产进尺和员工收入每月都是全队最高,并获得了矿“优秀团队”称号。赵福现也因出色的表现在4月26日获得了公司“五十佳班组长”、矿“四星级班组长”的荣誉。个人和班组实现了共同成长。
笔者感言:只有把文化建设的“根”深植于班组,渗透到班组每个细节,才能根深叶茂,由此生发出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形式,让班组形成一种良性发展,实现个人和班组的共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