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每天,我们头顶上都有许多航天器和人造卫星掠过,可是如果想观测特定的某一颗卫星,如何准确预测时间?去年国庆节期间,正逢“天宫一号”升空,不少天文爱好者都希望在自家门口看到“天宫一号”。天文达人、果壳网编辑虞骏根据自己掌握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帮助多位分布在五湖四海的网友预测“天宫一号”飞过当地的时间,令许多人得以一睹“天宫一号”芳容。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原是用来形容诗人艺术构思时,不受时空限制自由驰骋的状态。不过,对于像虞骏这样的天文极客来说,哪怕身处地球上渺小的一点,哪怕身居斗室,只要有互联网,心中就能装下整个宇宙。
业余的“天宫”预报员
去年9月底,“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升空。虞骏心里琢磨,这是件举国欢庆的大事,如何拉近它和普通人的距离?能否用肉眼在夜空中搜索到“天宫一号”的踪迹?带着这些想法,虞骏找到了在业余天文圈颇有名气的网站www.heavens-above.com。在网站上输入自己所在的具体方位和时区,再选好观测对象“天宫一号”,就能查出“天宫一号”从夜空中划过的具体时间地点和方位,还有其本身的亮度(反射的太阳光),亮度越高,越便于肉眼观测。
自己尝试过一遍后,虞骏很细心地把每个步骤都截图,并配上简单说明文字,在果壳网上发了一篇“如何用肉眼观测‘天宫一号’”的“技术帖”。很快,不少网友主动提供自己所在方位,请虞骏代为查询,并发布预测数据。后来,虞骏干脆每天中午定时发布各地对应的“天宫一号”出现的时间地点信息,坚持做了好几天的业余预报员。
从“专业”转为“业余”
虞骏在果壳网上的网名叫做“steed”,个人简介是“专业级业余天文爱好者”。其实,先后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南京紫金山天文台钻研星系演化的他,可算科班出生的天文工作者。不过几年后他发现,这门学科的学术前沿,已经离望远镜和星空越来越远。
“以宇宙学为例,专业天文学者会研究宇宙的演化过程,建立物理模型,然后在大型计算机上进行数值模拟,最终将模拟出来的宇宙,与我们真实的宇宙相比较。搞这类研究的,可能一辈子也没有看过几次星星,因为大多数观测数据都是已知、公开的。”虞骏说,相比之下,他更喜欢像业余天文爱好者一样,站在星空下,抬头仰望那一刻带来的乐趣。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虞骏希望有更多人感受到仰望星空的乐趣。所以,他经常会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搜索各类最新的天文资讯,自己翻译成中文与大家共享,或者就是写各种技术帖——从如何观测 “天宫一号”,到如何拍出美丽的银河,还有午夜拍摄星空下的故宫……网友们评价,虞骏的器材未必很高级,但难能可贵处在于,经过反复尝试,他总能拍出最美丽的星空。
网络把天文极客团结起来
网络时代,便捷的沟通方式把许多有志于研究星空的爱好者团结起来,并互相鼓励前行。虞骏记得,微博刚开始普及那会儿,专门讨论天文的微博少之又少;现在,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加入探讨天文。与此同时,资讯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使得专业和业余的边界也在日渐模糊。
正如虞骏所言,“现在这个时代,只要有心,业余爱好者也可以做出专业天文发现”。例如,有一位微博账号为“@新疆高兴天文”的极客,他自己建了个可以遥控操作的天文台,进行巡天观测和拍摄。同时组织一批天文爱好者,在拍到的照片上寻找新的天体。有些已经在小行星、彗星、新星和超新星发现领域取得不俗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