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36|回复: 2

“85后”+2年+?=“全国优秀”

发表于 2012-5-7 15:53: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85后”+2年+?=“全国优秀”
周静
他1988年出生,他从事井下采煤工作两年刚出头,可他却超越了许多“前辈”,在岗位上迅速地成长,并荣获“全国煤炭行业优秀共青团员”光荣称号,他就是恒源煤矿“标杆区队”采煤一区生产三队员工赵飞。“85后”+2年+?=“全国优秀”,催化他“核聚变式”成长的因素是什么呢?5月7日,笔者走近赵飞,听他解密自己的成长公式。

因素一:“给力学习”班组文化。能在两年多一点的时间练成技术骨干,赵飞说,这要归功于队里开展的“1+1>2——以老带新、以新帮老”双向成长工程。这项活动给新老员工牵线搭桥,让老员工向新员工传授实操技能、新员工向老员工传授理论知识,使师徒俩在口耳相传的教授中共同做到理论和实践“比翼齐飞”。赵飞说:“比如我师傅——陈克猛,技术恁好,还经常叫我教他理论知识,师傅都学,我这小年轻咋好意思落后?”

因素二:“给力安全”班组文化。赵飞比照“吉尼斯世界记录”,给自己设定了一项 “赵飞 ‘零三违’记录”,截止到5月7日,这项纪录已经保持了769天,换而言之,从他上班第一天至今,从未跟“三违”行为亲密接触过。而这其中的秘诀源于他的“安全日记”, 而说起这“安全日记”的来头,还是从朱长计、吕寿华等几个师傅那里学来的,赵飞常常看到朱师傅他们上井后并不急着回家,而是记录本上记下点安全感受,赵飞有样学样,每班上井后都把工作中操作细节,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等记在日记里。

因素三:“给力创新”班组文化。“我们矿设了创新的百万巨奖呢!而且还设立用员工名字命名的技术工作室,每个月都进行合理化建议评比表彰,鼓励每个员工都创新!”赵飞说。创新大环境带动了三队班组创新的浓厚小氛围,大家伙的一个个“金点子”、“银豆子”喷涌而出,比如赵飞设计加工的“多点喷雾降尘装置”,比如他提出的在415工作面机、风两巷实施“静压注水”的建议,再比如队长李明春设计的新型抵车器等等,既保护了员工的身体健康,又提高了安全系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7 18:24:28 | 查看全部
做法不错,最好写出实质性的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2 16:49:46 | 查看全部
祝贺上平台小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