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91|回复: 3

破译文化管人的摩斯密码

发表于 2012-5-7 16:37: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破译文化管人的摩斯密码
重庆能源巨能建安公司 周庆
    在工人日报班组天地连续三期的报道中,我们已经知道文化管人是迄今为止班组管理的最高层次。但是知易行难,达到以文化管人的境界却非易事。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中国班组长论坛上,与会的近300名全国各行各业的优秀班组长无不对余梦伦班组文化管人的效果和功能推崇备至,但能够做到的确寥寥无几。

    为了寻找文化管人的范例,56,笔者在重庆能源巨能建安公司大庆村项目部与10余名班组长和班组成员进行了交流。在交流会上,大家都很踊跃的展示各自班组的文化。有的介绍师带徒的效果;有的介绍班组考核激励机制;有的畅谈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还有班组长拉着笔者观看班组文化宣传橱窗。但是当谈到文化管人时,大家仍觉得疑惑,普遍认为班组管理主要还是依靠制度,文化管理只能作为制度管理的辅助。

     为什么以制度管人易,以文化管人难,大家经过探讨,谈了各自的看法:制度直观明确而文化抽象复杂;各个班组情况都不同,班组文化各具个性,即使有成功经验也难于推广复制;文化从形成到发挥作用耗时太长;制度管人便于执行而文化管人难于操作等等。

    在目前阶段,对大多数普通班组来说,文化管人仍似一段多层加密的摩斯密码,玄奥难明,极易让人摸不着头脑又无从下手。因此我们必须要不断探索研究,层层解密,才能让文化管人这一更高层次的管理模式在更多的班组中推广应用。

    用文化管人需要破译传承密码。班组成立之初文化就已产生,历史越悠久的班组文化就越复杂。在班组中有正式文化,也有非正式文化;有显文化,也有隐文化;有先进文化,也有落后文化,这些文化相互交织共同影响着班组成员的行为。破译班组的文化传承,全面了解这些文化的产生、发展、影响大小、作用机制,是用文化管人的基础。

    用文化管人需要破译个性密码。影响班组文化的因素众多,包括地域、行业、体制、组织形式、乃至班组成员的性别比、平均能力、平均年龄等等。这导致了班组需要的文化各具个性,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千个班组就需要一千个文化。用文化管人,所需的共性要素可以短期内学习和复制,而个性要素却只能依靠长期在实践中去探索。

    用文化管人需要破译认同密码。文化被班组成员广泛认同,达成共识是实施文化管人的前提。因此管理者必须要广泛考虑各方诉求,兼顾个体与集体,长期与短期等利益;平衡效率与公平,过程与结果等关系。在用文化管人的过程中,还必须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一以贯之,否则轻易就能打碎信任这个易碎品,导致管理革新前功尽弃。

    用文化管人需要破译载体密码。首先我们应当明确,制度仍然是文化管人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在文化管人的成熟阶段,文化是管理的统率和中心,而制度则作为工具和载体,制度被成员普遍认可并自觉遵守和维护,制度的强制功能下降,提示和指引功能上升,执行成本极低。文化管人的载体非常丰富,除了相对正式的制度、价值观的正式表述,各类标准以外,还包括管理者倾向、模范行为、关键事件和危机处理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管理人员必须全面掌握如何应用这些载体,清楚班组成员对各类载体的敏感度,统筹考虑综合使用。

    用文化管人,是迄今为止班组管理的颠峰之作,但它绝非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而是班组管理不断发展的必然阶段。固然目前达到文化管人境界的只有余梦伦班组等少数范例,但是在班组中文化的影响确无处不在。我们常常可以发现,即使在以制度管人为主导的班组里,如果先进文化导向好,影响大,那么班组成员自觉工作,积极向上的氛围必然浓厚,相应的管理成本更低,管理效果更好。
    我们相信,随着更多班组管理者参与到如何文化管人的交流中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必将创造出更多各具特色的成功范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7 20:52:53 | 查看全部
学习,强烈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7 21:18:39 | 查看全部
观点新颖,什么是“摩斯密码”应该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7 21:19:59 | 查看全部
摩尔斯电码(又译为摩斯电码)是一种时通时断的信号代码,这种信号代码通过不同的排列顺序来表达不同的英文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等。它由美国人艾尔菲德·维尔发明,当时他正在协助Samuel Morse进行摩尔斯电报机的发明(1835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