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7年前,一个由4名司机和4名副司机组成的内燃机车包乘组,通过自己打造的“家庭式”班组文化,员工之间相互帮助、扶持,每个人都朝着自己的目标规划大步奋进。如今,班组已物是人非,而他们“家庭式”班组文化却还在班组传承。
“家庭”力量 助我迈过一道道坎
饶早耕
“霍师傅,能打败了这么多优秀司机绝非易事,成功问鼎靠的是什么?”5月7日一大早,重庆能源集团松藻公司运销部机务段乘务员三三两两聚集在会议室闲聊,等待每周一即将开始的安全学习。趁着空闲,笔者“逮到”了一个月前才被任命的内燃机车司机长霍之荣,开门见山问道他当上司机长的成功秘诀。
一个月前,5713包乘组司机长巫元刚被机务段提拔为队长后,48岁的司机霍之荣与12名候选人展开层层角逐。最终,霍之荣以压倒性的得票数脱颖而出,被机务段任命为司机长。要知道,对于只有初中文化,接近该部班组长提拔设置的最高年限50岁的霍之荣,就连自己也不曾奢望有天能当上司机长。
“要说获得成功的秘诀,还真离不开以前所在5725包乘组打造‘家庭式’的班组文化。”霍之荣告诉笔者,自从5725包乘组成立以来,他们针对各自的特点和期望制定了不同的目标计划。如何实现目标?仅仅靠个人的力量显然力有不逮,还需要班组成员“齐心协力、相互帮助、共同学习、共同奋进”的团队精神,有效促进班组文化的提升,构建“学、比、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帮助自己朝着奋斗目标前行。
“你看,邱勇是5714包乘组司机长,刘长江是5714司机,白晓利是5728司机……他们以前可都是5725包乘组司机、副司机,如今全部都逐一实现了自己的规划目标。”霍之荣挨着指了指从5725包乘组晋级跳槽出来的乘务员,共有6人,“5725包乘组培养出来的司机,其他包乘组都信得过,争着拉拢。”
“你们打造‘家庭式’的班组文化为何能帮助你们成长、成才、成功?”笔者直接问向霍之荣。
“班组是我家,进步靠大家。既然是家庭式,就要有和睦的家庭氛围,形成班组凝聚力,将自己的热情和智慧投入到家庭里。”霍之荣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向笔者阐述“家庭式”班组文化对他的帮助,霍之荣最初制定的目标是当一名内燃机车司机。刚开始,他对于机车零配件、接触器等部件的英文名称看得一头雾水,更别说近千条线路的电路图,记的住这样必定忘记那样。周而复始,已有的一点学习激情早就被消磨殆尽,工友们得知他的情况后,撂下学习进程,轮流为他解难释疑。在工友们的帮助下,唤醒了他学习技术的信心。
正当笔者和霍之荣交谈甚欢,现任5725包乘组司机长杨云涛已来到身旁。
“在5725包乘组共事,如果不想进步,不仅是对不起自己,还对不起班组。无论是谁来到包乘组,在大家潜移默化的感染下,要不了多久就会是工作中的好搭档,生活中的好朋友,好兄弟。”在了解到笔者和霍之荣的谈话内容时,杨云涛说,“工作中我们相互扶持,相互班组。生活中,组员生日、乔迁等大喜日子,班组总是及时登门庆贺,当员工遇见困难、患病等情况班组会第一时间上门慰问。营造出温馨和谐的工作环境,唤起组员主人翁的责任感,让班组成员亲如一家。”
笔者感言:“家庭式”班组文化,为班组注入了一股浓浓亲情,每一名组员的成长、成功离不开“家庭成员”的相互扶持,也不仅仅是代表个人的成就。人人以岗为家,营造温馨和谐的班组环境,成就了一支团结拼搏、脚踏实地、超越自我的先进文化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