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这里的春的气息最浓
宁乡大沩山,沿着宛如丝带的盘山公路蜿蜒而上,直入群山怀抱的山顶盆地之中,远远地望见车窗外,一尊高耸的千手千眼观音塑像在路旁的树叶之中时隐时现,山脚下的古代风格的建筑群也开始映入我们的眼帘。
目的地快到了,同车的人停止了闲聊,纷纷掏出随身携带的相机,开启手机的摄像头功能,捕捉远处和近处的美景。这次华菱湘钢公司工会组织的赴灰汤疗养活动的最后一站是前往有着1200余年历史的中国佛教禅宗五大宗家之一沩仰宗的起源地——密印寺观光旅游。
我们乘坐的大巴车在早上8点30分准时出发,赶到密印寺时已是10点左右。一行人从寺庙大门进入,左边是鼓楼,右边是钟楼,对门就是闻名国内的万佛殿,万佛殿采用的是1200年前的唐代宫殿建筑模式修葺而成的,单层楼高度为27米,据称是国内之最。殿堂内壁雕刻有一万余尊小佛像,据说在这些小佛像中能找到其中的纯金打造的佛像的有缘人,将来必会福泽更胜,五福加身。中堂是三尊高大的佛像,居中者为释迦牟尼,左边为阿弥陀佛,右边为药师佛,三尊佛像之间立有得道高僧的塑像,拱卫肃立。
出了万佛殿,导游带我们一行人来到了源流堂。源流堂是介绍密印寺沩仰宗历史和禅宗“一花开五叶”之说的地方,穿插了历朝历代对密印寺历史有影响的人物故事。离开源流堂后,我们来到古代僧人吃斋的场所——五观堂。说起这个五观堂的名字来历,还有一番渊源可进行考究的。传说,密印寺开寺之初,就建立了“农禅为本、顿悟渐修” 的农禅合一的劳作制度,凡寺内僧人必须依靠自己耕种才能填饱肚皮。因此,他们规定在每次斋饭前要反省一下自己,当天的劳动所得是不是可以让其安心吃下这顿饭,这种思想类似于孔子的“吾当日三省吾身”,是古时人们的一种纯朴善良的思想。
可能是考虑到此次观光游览的时间仅有1个多小时,一些零散的景点导游没有带我们去。走马观花地看完了油盐石、警策殿、毛泽东留宿处、白果含檀、吉祥照壁等主线路景点后,我们沿着主拜道拾级而上。据说,主拜道有619个台阶,相当于30余层的楼房高度。一听说要徒步才能爬上山顶,瞻仰观音塑像,几位女同胞打起了退堂鼓。而剩下的人仍兴致勃勃,一步一步奋力向上攀登,台阶那头的观音塑像离我们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虽已有所耳闻,塑像的精美还是令人感觉震撼,让人叹为观止。
站在山顶,有一种“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极目远眺,远处大大小小的山峰层峦叠嶂,山下的房子象小盒子一般的不起眼。最令我惊奇的是,爬到这么高的地方,自己居然没有出一点汗。雨后初晴,太阳虽还在云朵里躲藏着,可四周人工种植的花草已经在争奇斗艳了,尤其是路边的灌木丛中冒出的嫩绿的枝桠和芽孢,仿佛在告诉我们,这里的空气是最清新的,这里的春天是最美丽的,这里的春的气息是最浓的!
(周益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