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班组文化朔造成长积极心态
湖北大冶有色冶炼厂 李俊红
对于班组职工来说,如何在班组中成长永远是他们最关注的话题。随着工人日报连续几期的“在班组中成长”主题报道的深入,我们班组职工通过对比工人阶级杰出代表许振超、李斌、白国周等人的成功经历发现:虽说他们每个人的成长轨迹不尽相同,但有个共性:那就是在班组文化的熏陶和孕育下,有着积极向上的工作心态。
我们班组职工认为:心态决定成长,决定命运。如果把我们每个人内心对于成长的渴望与追求比方为成长的种子的话,那么我们工作时的心态则是决定这颗种子最终是结为橘,还是结为枳的决定性因素。对于班组职工来说,我们要想在成长的过程中享受到加速度带来的快感,就必须依托我们企业、班组、岗位所提供的平台,在班组文化的积极引导下,以自信、自立、自强的心态开展工作。
自信,自己相信自己。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对于我们班组职工而言,也许身上也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学历不高,有的技能单一,有的知识面窄,有的经验不足等等,和班组其他的职工在工作中操纵自如,熟能生巧的样子相比较,我们有时也会在心里对自己产生怀疑:“是不是我脑子太笨了!”“我干这个工作不行!”“还是换一个别的工作吧!”其实这是一种简单消极的自我评价方式,习惯于拿自己的短板和别人的长板进行比较,而忽视别人成功过程中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从而导致其产生得过且过,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理。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相对于我们班组职工而言同样如此,我们每个人的独一无二,有着各自不同的天赋、性格和长处。我们班组职工应该坚信这样一句名言: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肯动脑筋肯努力肯付出,就没有什么难得住我们的。而良好的班组文化能给职工带来‘立足岗位,成就未来’强大的自信心,彻底激发其活力与潜力,使其在的成长过程中,扬长补短,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成长过程,可以说是一个又一个新的开始和挑战,是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有的班组职工满足于混日子的现状,习惯于跟在师傅们后面干些递扳手、打下手之类的简单活或是打扫卫生、清理工具等没有技术含金量的粗活,时间长了企业不放心把精活、细活、新活交给他们做,他们也缺少相应的机会去熟悉和学习新的技术和本领,成长成才根本就无从谈起。其实成长的路就在脚下,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宽。对于我们班组职工来说,自立是最起码的标准。这就要求我们班组职工勇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能够独自完成班组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突发状况,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做本岗位的行家里手。同时班组文化引领下的自立也是一种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的思想表现,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班组职工通过创新实现自我成长的跳板。
自强,自己努力图强。唐朝诗人王之涣曾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班组职工要想获得更大成功,就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在我们身边,不少职工完成一项改进、取得一项突破、获得一种荣誉后,就容易自满自大,认为自己跑在了最前面,短时间内不会被别人超越,而这种看摊守本的思想一旦形成,必须会阻碍其进一步成长。对于我们职工来说,自强就是要立足于自己岗位实际,依靠自己的力量,突出自己的特色,不满足于眼前的成绩,放眼未来,要根据社会发展、企业变化来考虑如何进行学习改进,用智慧劳动创新创效,实现企业和个人双赢。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而浓郁班组文化能形成一种“成长的过程比成功显得更为重要”的自我激励氛围,使我们班组职工在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追求中,把比自己强,比昨天强当成成长中的一个个阶段性目标,在“积硅步行千里”的过程中享受到成长带来的愉悦。
对于我们班组职工来说,成长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除了我们在工作中保持自信、自立、自强的心态外,也需要企业扭转人才观念,创新用人机制,为班组职工的成长学习创造条件和环境,给予他们帮助与鼓励,使职工和企业共发展、同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