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57|回复: 1

夏老师新闻讲座-------喜实厌虚

发表于 2008-6-6 10:30: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夏老师新闻讲座-------喜实厌虚


     从899期未见报稿件来看,一个明显的通病就是大多数稿件写得有些虚漂,还记得我曾说过的三喜三厌吗?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编者除了喜新厌旧、喜活厌死、喜短厌长之外,还喜实厌虚!!
   

     实就是内容实实在在,不漂浮于主题外,可是我们的稿件当素材不够时,虚飘的毛病就很明显。这次没被选用的稿件虽说各有各的不足和缺陷,但虚飘、不实在的毛病却很突出。比如《支援灾区回来的“三个没想到”》一稿,本应表现职工抗震救灾的主题却偏了题,以突出抗震职工回来收到一系列所谓荣誉为主题成稿,现在全国都在抗震救灾,无论为灾区做些什么都是应该应分的事情,根本不是为了图风光、图表扬、图领导接见。目前,前方依然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我们能够花很多笔墨去写一个普通志愿者的风光,去趁机为一个企业领导唱赞歌吗?这是不是显得有些不合时宜?此稿给人以虚飘之感。


      还比如《党旗在灾区闪光》这个稿件,虽然作者是深入灾区、参加了抗震救灾后写成的稿件,但是,稿件里面作者的平面陈述太多,东一句西一句的,所列举几个人却没有放到事件中去表现,而是像说人物简历,一个个作介绍。对事件的描述也太少,缺少情节、缺少现场感。看来,这是写稿技巧上的问题。一般这类稿件,作者不要跟写报告一样,从自我的角度去写,而应该抛却自我,把所经历的、看到的、感受到的事实真实地叙述出来,如同讲故事一样,再现现场,引读者进入到你稿件所描述的事件、场景中,去感同身受,不要让读者总是感受到作者的存在,总在听作者的宏观陈述。一篇让人从头到尾读来被事件吸引、被人物感动而忘却了作者存在的稿子才是好稿。
   
     编辑是喜实厌虚的,有主题、有事件、有情节、有细节,感染人的稿件才是好稿,而只有作者叙述却不见文中情节、细节的稿件,就不会得到编辑青睐。而实实在在的稿件,必须做到由点到面,由表及里!!!小中见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8 21:11:32 | 查看全部
吴老师是个有心人,学习并感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