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23|回复: 2

[话题探讨] 让企业办社会这种“回潮”来的更猛烈些吧

发表于 2012-5-17 22:08:2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最近,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企业办社会这一“回潮”现象,更是出现了云里来雾里去的N种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得来看还是赞同者居多。
   为什么会出现办社会这种“回潮”?为什么以前办后来不办了?为什么后来不办了现在又办?为什么有的办有的不办?为什么有的“回”的快?为什么有的“回”的慢?
   个人认为,在当前中国这种国情和企业发展势头来看,这种“回归”应该是个好现象,这种“回潮”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必然的。放眼看天下,无论是大型央企、国企、私企等等,如何让企业迅速发展是摆在企业的第一要务,而决定企业发展的第一因素在人,也就是我们的职工,如何发挥好职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首先要让职工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那么,作为企业首当其出要做的事情应该是稳定职工的心。正所谓安居乐业,“安居”、“乐业”,想必不用多说,小学生都能做到顾名思义。
   我们国家最近这么多年一直在强调“和谐社会”,如何让企业和谐,办富美和谐的企业,让职工体面劳动,改善工作、生活环境,有归属感、荣誉感,高度树立“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理念,首先就是要解决广大职工的后顾之忧,作为一名员工,他(她)的后顾之忧又是什么呢?无外乎就是生活的一些和自己息息相关的诸如婚姻、住房、教育、医疗等,如果这些基本问题解决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自然提高了,思想包袱也减轻了许多,同时也有利于安全生产了,避免了一些带着思想包袱工作的“情绪化职工”上岗。
   有的企业采取就近集中搞大型棚户区改造或集资建房,内设学校、医院,这样的做法是很值得借鉴的。由于许多大型国有企业,子公司或矿井等等,都处在远离城乡的郊区,那里的各种生活设施远远不如市区、县城甚至乡镇,许多厂矿企业更是在山区。如果没有社区建设,可想,这些职工会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即便企业效益在某种“高压”态势的管制下,出来一定的成绩,或者说业余生活搞的多么丰富多彩,工资拿的多高,这样职工就会觉得幸福吗?想一想每年中国最具特色的“春运”,大城市的春季用工荒等等现实问题,这些都是怎么造成的,就是因为一个“家”字,大家都想回家,都想有一个属于自己温暖的家,都想生活在一个方便生活、适应生活、乐于生活的环境之中,这里的环境并不需要华丽的都市配套设施,只要能满足正常的生活,职工的期望值其实不高,毕竟都是工薪阶级。
   家是社会的基本元素。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这也是老祖宗留下的话。再看看咱们现在的大城市对农民工的关怀所做出的一步步努力,无不体现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我倒是希望这种“回潮”来的更猛烈些吧,因为,我也是这种“回潮”中的一个受益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7 22:46:09 | 查看全部
企业愿意,工人喜欢,何乐不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8 09:09:20 | 查看全部
企业有钱了,以“办社会”的形式让职工跟着受益,符合“共同创造,共享未来”的企业发展宗旨,而且会激发职工的潜能,让企业这艘巨轮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行驶的更加平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