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为一名铁路职工,看到本期话题可以说感触良多!曾几何时,铁路系统可谓公检法一应俱全,学校、医院更是自成一体,被人们称之为独立王国,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铁路的改革发展却一度停滞不前饱受诟病,于是近几年围绕铁路改革的话题和呼声就一直未曾停息过,尤其是近几年,为了适应改革发展要求,铁路逐步实现了将学校、医院交付地方,公检法也在逐步向地方移交,从中我们看到了曾经的大型国企在适应改革发展中正在寻求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新兴之路。
然而今天,一些大型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等市场经济主体纷纷“重操旧业”,办起了住房、幼儿园、医院、电影院等生活设施。对此,有人称其为“螺旋式”上升。 怎么办的是同样的事情、同样的内容,过去是负担、成诟病,如今却是效益、进步呢?面对这样的疑问笔者认为同样是企业办社会,但其背景和根源是有所不同的,我们只有充分认清这两种办社会的行为的动因,才能找到问题的根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
计划经济下国企办社会与当下大型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办社会的目的和本质有着根本的不同,计划经济下国企办社会在我国社会发展初期有着其一定的积极因素,那时国企掌握者相对富足的物质资源,而社会资源并不富足,社会资源相当贫乏,那时国企办社会在其中起着较为积极的因素,可以说分担了社会职能的某些压力。而目前大型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办社会的背景却今非昔比,因该说社会初期的大型国企在当下大都以江河日下,今不如昔,反观大型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则是风生水起,其生产活力、效益产出都是令目前为数不多的国企所仰视,其产生的社会价值更是令社会公共资源日益丰富,然而与之相悖的却是社会资源丰富的当下,“入学难”、“就医难” 成为了许多民众心中的痛,学校、医院这些本该随着社会资源丰富而发展壮大的社会职能设施却走入畸形,动辄几万、十几万的天价择校费,一个小小的发烧感冒走进医院没有几千元走不出来如此等等……于是大型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针对职工所需以办社会、解心结、促发展。而以往国企则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以甩负担、顺形势、求改革。
两者都有无奈,都有苦衷!然而这都不是其本意!我们或许都清楚社会发展越进步,社会分工也会越加的细,大而全包打天下不是社会发展潮流!在当下社会资源已经较社会初期有了很大改观,各类院校更是星罗棋布,仍出现“企业办社会”回潮现象,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这悲哀的后面隐射的则是社会职能的严重缺失,缺乏有力监管让办学、医院校这样最基础的民族发展的根基大业也成为了一些人谋取暴利的摇钱树!而其造成的后果则是师资、医资力量的不对等,要想获得好的就学环境、就医环境,一切拿钱说话!那请问面对公众无力的呐喊和哭泣,社会职能你在何方?
面对“企业办社会”回潮,笔者认为与其质疑倒不如思考社会职能该如何践行,社会职能履行好了,生活设施办好了,那企业谁吃饱了撑的放着好好主业不去干,与社会争这块领地,就是真的争还是说明你社会职能未履行好。一句话:社会职能履行让老百姓舒心之时,自是“企业办社会”落潮之日!(胡小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