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张学宾
我们知道,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在促进全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实,这仅是企业发展的“一条腿”。依笔者看,企业还应该树立服务社会的目标,力所能及的“办社会”,用好“另一条腿”。
在我国长期经历的计划经济时代,因为摊子大、人员杂、社会保障条件不成熟等多种因素,企业办社会确实成为很大的负担,这条“病腿”拖得企业寸步难行,令人诟病。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许多企业经济条件已经成熟,出现了企业办社会的“回潮”。这种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主动向服务社会靠拢的行为,其实是企业发展的一种进步。只要企业具备承担能力,通过办社会盈利,解决企业内部人员的保险、就业、医疗等问题,这“另一条腿”的支撑,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社会的压力,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据有关文章报道,企业办社会现象在国际环境中较为普遍。我们在新形势下也应该破除计划经济时代的束缚,不能思想僵化,仅凭一鳞半爪的负面影响便一味否定“另一条腿”的存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另一条腿”能够健康生存,就说明其有存在的必要。
凡是敢于伸出“另一条腿”的企业,就充分证明其生产有序,能够盈利,否则,在自顾不暇的状况下,根本没有照顾“另一条腿”的精力和能力。例如:我县三家龙头企业三利集团办了三利中学、宏润公司办了宏润中学、蓝波公司办了蓝波幼儿园,由于为学生就读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三所学校都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办得红红火火。那些效益差的企业便没有迈动“另一条腿”的实力。网络上也经常宣传,许多大型企业开办了医院、养老院等公益设施,这无形中已经成为社会服务机构的有益补充,通过竞争对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另一条腿”的服务功能已经初步显露出来。
当然,企业办社会与“企业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企业在办社会的过程中应当积极配合,主动接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教育、司法等社会管理部门的监管,这样才能有效的融入到服务社会的大潮之中。如果把思想局限在“企业社会”之中,自高自大,逃脱管辖,事事围着企业小圈子转,这对企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必将形成不利的局面,“另一条腿”也会逐渐残废。
总之,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需要“两条腿”的支撑,一是通过发展生产提高经济发展的水平,二是通过办社会承担服务社会的职能,二者缺一都不能说是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