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04|回复: 9

押题图】石壕煤矿“四培四激五留”职业文化为员工成长架桥铺路

发表于 2012-5-21 07:37: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现代企业竞争靠什么?不再是劳动力储备的单一竞争,而是“科技+创新+人才=人才是资本+职业文化”的竞争,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把人力资源配置落脚到班组人才“内培外训”上,以梯级人才“四培养”育人和“四激励、五留人”等“职业文化”为手段,通过整合“人才是资本”储备人才,强化落实一线班组员工技能培养——
石壕煤矿“四培四激五留”职业文化为员工成长架桥铺路
蒲德贵  张明英  图文

“只要您愿意到煤矿来就业,每一名员工都是企业的‘人才是资本’,都会有机会实现成长。”这句班组员工中流传已久的经典“职业文化”广告语,成为当今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2600多名员工在“四梯级、四激励、五留人”中成长,成才,成功的座右铭,吸纳了1000多名农民工,100多名大中专生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当“技术大拿”。
现状
煤炭行业经历阵痛

1998年,国内煤炭行业出现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市场疲软。
一度时期,煤炭产业成了“夕阳”工业,下岗的下岗,待岗的待岗,轮岗的轮岗,工作在煤矿的员工出现人心换撒。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同样经历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阵痛。
煤炭行业步入经济疲软期,实施了“减人提效”改革,用工采取制度“只出不进”,再加之班组员工收入低,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班组中的“技术大拿”纷纷跳槽。
2003年,全国煤炭行业走出经济疲软期,迎来新一轮发展。由于受1998年的煤炭行业经济不景气影响,该矿原本55岁退休的员工提前5岁退休。该矿第一次出现了班组劳动力紧缺,管理层技术人才短缺。
招工
队伍素质低成障碍

企业要发展,劳动力短缺该怎么办?”该矿经历煤炭行业5年疲软之后,各级领导清醒地认识到,煤炭行业要恢复产能,必须靠科技,必须靠人才改变安全。
2003年,该矿人力资源科启动了招收农民工程序,暨1996年招收100名合同工之后,第一次大规模招工。当年,招收200多名农民工充实到采掘一线。2007年,该矿招收了第五批农民工,人数达到鼎盛时期,年龄放宽倒了35岁以下,招收600多名农民工充实到采掘一线补充劳动力。
与此同时,工作在机关科室的“40后”、“50后”工程技术人员纷纷退休,再加之,受外部高收入诱惑,工程技术人员大量跳槽。2003年以来,该矿20名科级以上的技术人才,机电系统的50多名高技术维修工分别跳槽、下海经商。
外部高收入诱惑存在,工程技术人员大量出走;农民工文化素质低,凭借劳动力挣钱的观念存在,用工制度“低能化”严重制约煤矿发展。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煤炭行业开办的高校受市场疲软冲击,纷纷取消“煤炭”二字,更名为工程职业学院。再加之,煤炭行业私有化发展,全民办煤矿,原始的掠夺性开采,低能化生产,重大矿难频发,导致许多学生最终放弃选择煤矿专业技术学校就读。
20年间,见证煤炭行业从经济疲软到新世纪“人才是资本”强企,再到“职业文化”强发展,从维修工成长为副矿长的许刚说:“员工技能素质提升必须改变现有育人观,必须落实劳动力是企业‘人才是资本’上,充分发挥员工创新创造工作能,不断地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技舞台,煤炭企业才有立足之地。”
激励
职业文化破解难题

一边是农民工素质低下,一边是技术人员受外部高收入干扰跳槽,该矿各级管理者清醒地认识到,煤炭行业继续走低能化,人海战术发展,没有“职业文化”载体,将会受到因技术人才短缺无储备而停滞不前。
2007年,该矿相继出台班组员工技能培训“内培”政策,以“梯级人才”育人办法,建立起矿、科、队、班组“四级”储备机制,以学校学、岗位学、岗后学开展了“五个一”技能人才培养活动,即,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评、每月一考,每月一奖提升员工技能,并投入300万元培训经费,用于员工岗位学技术的学费、奖学金、生活补贴费等,逐步转变煤矿人才短缺的危机。
由于煤炭院校更名,煤矿需求的工程技术人员匮乏,该矿把“内培”扩展到“外训”,先后与中国矿院、重庆大学、重庆职业工业学院等6所高校对接,解决了一线技术人才短缺的瓶颈,200多名班组员工通过高校在岗培训,弥补企业人才短缺的短板。
员工技能提升有机制,有载体,通过“职业文化”建设打造企业形象,该矿实施了“五留人”的“职业文化”吸引人才办法,即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文化留人。同时,推出了“四激励”的“职业文化”育人办法,以目标激励、感情激励、荣誉激励、反向激励去引导员工、农民工和技术人员学技术;以星级人才、金奖人才、高技能人才、金牌员工等办法去鼓励员工学技术,催生了一大批人才为煤矿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服务。
5年间,该矿通过“职业文化”吸纳近100名高校生到煤矿就业,通过校企联动办学,对1000多名农民工进行提升素质,200多名农民工获得职高以上学历,170多名农民工正在岗位上接受在岗上学技术培养,储备了政工、采掘、机电、文体等28个专业人才300多人。
“现代企业的竞争不是劳动力竞争,而是‘人才是资本+科技创新=安全发展’和‘职业文化’的竞争。”农民工犹才平说,只有通过加强班组员工技能再造,全面提升素养素质,从解决人力储备到“人才是资本”储备,煤矿企业未来的发展才有保障的不竭动力。
总之,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实施“梯级人才”育人,通过“四激励、五留人”构建的“职业文化”储备人才,以“人才是资本”加固企业发展之需。换句话说,一个煤炭企业如果没有“人才是资本”储备,没有渐进的育人机制助理,没有“职业文化”展示载体员工成长过程,煤矿谈科学发展,“安全高效”建设,发展是硬道理就是空话一句,套话一堆。
押题图:
蒲德贵20120521-1:该矿组织班组员工向感动中国矿工学习,宣传江波从班组员工到班长、副队长,再到“感动中国矿工”的成长“职业文化”。
蒲德贵20120521-1:该矿组织班组员工向感动中国矿工学习,宣传江波从班组员工到班长、副队长,再到“感动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1 07:53:06 | 查看全部
大师:图呢?我们等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1 08:06:13 | 查看全部
“对1000多名农民工提升素质,”是病句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1 08:09:19 | 查看全部
对没文化的农民工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从中出现个别优秀一点即为人才。这是最正常不过的,那个单位对用工不进行培训呢?这和职业文化有什么关联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10:56:00 | 查看全部
谢谢老师们的点评。正在为这篇稿件进行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1 13:50:04 | 查看全部
学习了蒲大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1 23:47:16 | 查看全部
人才是企业的资本而不是企业的成本,好观点。学习蒲大师的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2 01:54:23 | 查看全部
花很艳丽的!

对不起!今晚没时间看稿,近期白天基本不能上网。

一一给予鼓励!希望大家都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3 00:04:09 | 查看全部
祝贺上平台首页小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3 00:06:18 | 查看全部
祝贺上平台首页大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