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38|回复: 3

【跟帖1087期】不差“枪杆子” 就缺“笔杆子”——煤矿班组员工成长难以逾越的一道

发表于 2012-5-21 22:09: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不差“枪杆子” 就缺“笔杆子”
——煤矿班组员工成长难以逾越的一道坎儿

        5月21日,重庆能源集团同华煤矿供应队运料班班长何云德找到笔者,请笔者代为写一篇班组长演讲答辩赛的讲演稿。当笔者问他为啥自己不写时,他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我们班不差‘枪杆子”,就缺‘笔杆子’啊!”
        他的这一声叹息,仿佛一记重拳砸在了笔者的胸口上,引起了笔者的强烈共鸣。因为前不久,该矿在对一掘进队队干进行调整时,也遇到了缺乏“笔杆子”的尴尬。当时,由于人事变动,该队一副队长职位空缺,矿决定在该队班组长中重新选拔。尽管该队大部分班组长在掘进工作中都是一把好手,但由于他们只会做不会说,更不会写,不具备“能说、会写懂管理”的基本要求,最终导致矿在本队选拔副队长的思路“流产”。
        “其实,班组差‘笔杆子’已成为了煤矿班组员工成长难以逾越的一道坎儿!”该矿党办主任雷华英曾作过专门调查,在该矿100多个班组的1000多基层员工中,真正能提笔把班组在技术改造、创新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写出来的人只占0.1%,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受煤矿工人的社会地位持续走低,工资收入与劳动付出不成正比等因素影响,进煤矿工作的基层员工大多数文化层次不高,缺乏“能说、会写”的基本潜质;二是企业在培养人才时,只偏重培养与员工岗位相关的技术技能,而忽略了对员工“说、写”的垂炼;三是在有些员工看来,耍“笔杆子”只是机关管理人员的事,作为基层员工就是干粗活的料,领导安排啥就干啥,没必要搞那些“花架子,自觉不自觉的让“笔杆子”陷入了边缘化。
        而在同华煤矿党委书记李智看来,写,是人类语言和思想的表达,一个不会写的员工就不会有主观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不仅阻碍了班组员工的成长、成才,也严重制约了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为了培养更多‘能说、会写、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同华煤矿近年来已搭建了多个平台。”矿党办主任雷华英告诉笔者:一是在技工学校开设了专门的文化知识课,从小学课程开始培养员工的基础文化知识;二是加大了激励力度,除了给基层队下达新闻稿件的写作任务并计发稿酬以外,凡是基层员工能写出一篇像样的总结或者经验材料,矿就给予作者每篇300元的奖励;三是从2010年开始,矿坚持每季度举办一次“班组长演讲答辩赛”,让全矿班组长在这个平台上说写能力和思维应变能力。
        “而这些仅仅是企业的一厢情愿,究竟能不能起到作用主要还取决于员工自身对‘笔杆子’的认知和努力,同时也需要提升煤矿工人的社会地位,让企业能够引进更多的文化层次较高的员工,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该矿矿长刘朝富希望社会、企业、员工共同努力,让“笔杆子”问题不再是基层员工成长难以逾越的一道坎儿。(向良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1 23:51:56 | 查看全部
良忠在最后时刻出手,写得实在客观,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2 01:39:24 | 查看全部
笔杆儿不一定好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3 07:58:31 | 查看全部
矿山“笔杆子”其实很多,不一定要上报刊,就看你怎么发现、怎么培养、怎么使用,否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