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推广普通话应与使用方言并不冲突
曾几何时,“吴音软语”一度令国人着迷,而今,竟成了惹祸的祸根。5月16日,苏州某论坛一帖子称:“一家公司向员工发布通知:禁止员工在上班时间说方言,违反者公司将予以通报批评或者是解除劳动合同。”这不禁令人感叹,何以存在上千年的方言失去了“市场”?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诚然,推广普通话重要,在工作时间讲普通话是“必须滴”,但我们也要尊重客观事实,企业完全可以通过了解员工语言掌握情况,制定普通话培训计划,让员工同时拥有“双语”,在员工拥有“双语”以后,“禁止员工在上班时间说方言”这一规定才能趋于合理。
“一不小心蹦出几个苏州话,饭碗就没了”,从“一不小心”这个词的修饰看,我们可以大胆推测,这名员工是掌握了普通话的,换句话说,他是普通话和方言的“双语”拥用者,在公司已做出“上班时间禁止说方言”的规定下,该员工接受公司的处罚,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完全合乎规定。但我们同时要注意到,有很多员工因为年龄较大,上学期间没赶上国家推广普通话的“重大利好”,即便学习了,跟着方言很重的老师学习的普通话,显然也不够标准,这就要求公司在制定相关规定时,要综合考虑,在执行制度时要具有灵活性,以防止“打击面”的扩大。
“存在即合理。”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过去由于通讯闭塞、交通不发达,促使方言长期成为方言所在地人群沟通的工具,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通讯设施的改善,方言越来越影响不同地域的人进行沟通,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鉴于此,国家开始大力推行普通话,但我们一定要厘清一个概念,即:“推广普通话不等于消灭方言。”试问,如果苏州人都讲普通话了,都不会使用方言了,大家看过历史书,想听听“吴音软语”,又何处找寻呢?从这一点看,方言的存在和推广普通话并不冲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更代表了一种“土著”文化,而中华几千年的文明,正是由这些分布在不同地域的“土著”文化组成并做着传播。
以我们单位一名来自皖南的员工为例,其父母不会使用普通话,而他本人既会普通话,又会方言,上班时间和我们用普通话沟通一点障碍没有,和父母电话里用方言沟通的也很顺畅。如果他在学校学习期间,只认识到了普通话的重要性,而忽略了方言的学习,又何以和父母沟通尽孝呢!从这点来看,会使用普通话才是“硬道理”,而在普通话之外,又掌握了方言,对沟通有利,对传播地域文化有利,何乐而不为呢!
综上所述,我认为:推广普通话与使用方言并不冲突,推广普通话势在必行,但并不意味着就不尊重方言的存在,让普通话成为国人沟通交流的工具,又允许方言的存在丰富语种,正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胡云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