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上班禁说方言”的积极意义
5月16日,苏州某论坛上一篇帖子引起网友热议。该帖子称一家公司向员工发布通知:禁止员工在上班时间说方言,违反者公司将予以通报批评或者是解除劳动合同。 (5月17日《扬子晚报》)。
公司规定上班时间禁止员工说苏州方言,否者会被“开除”,这样的规定表面看起来似乎很雷人,但细分析一下,其实不然。
我们的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方言不胜枚举,有些方言比较接近普通话,人们也能理解,但有些方言比如上海话、闽南话、广东的粤语,与普通话有天壤之别,让外地人听起来不只是一头雾水,甚至压根就不知道在说什么,而现在的很多企业员工来自天南地北,当然更不乏有当地人,如果上班时间交流不采用普通话,而是各说各的方言,不只是影响工作,更妨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流,弄不好还会造成误解引发矛盾,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家企业规定上班时间禁止说方言,应当说既合乎企业的利益,也符合更多外地员工的利益。
报道中的企业位于苏州,苏州方言与普通话差异很大,外地人根本无法理解,公司作出这样的规定,恐怕也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之间的交流,要知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企业不作出适当的惩罚,这样的规定根本就无法执行,而作为企业内部规定,要求员工上班时间说普通话,并不违法违规,对于违反企业规定的员工给予处理更是情理之中。
有必要说明的是,企业及媒体报道所谓的“开除”,其实只是解除劳动合同,而解除劳动合同是企业和员工都可以行使的权利,并不代表任何一方给予对方的“处分”,媒体和企业员工时常把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误解为“开除”,其实是认识上错误,“开除”一名员工,需要履行相当多的程序,需要经过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的批准,其性质如同公务员被开除公职,开除是对职工违反劳动纪律最严厉的处分,它与解除劳动合同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很多媒体在报道企业解除员工劳动合同时,往往直接说是“开除”,其实是一种误导。
理解了解除劳动合同和开除员工的区别,再看企业的这项规定,我们就不难发现,企业实际上是在倡导员工在工作时间说普通话,而且这也符合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政策精神,对于企业这样的规定,员工应该理解并自觉的遵守,而作为员工不遵守企业的规定,企业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员工认为不能遵守这一规定,也可以向企业提出解除合同,双方权利是平等的,谈不上谁给谁“处理”。
但是,应该看到,随着人口流动的频繁,上班时间或是公共场合交流,说普通话是大势所趋,但方言也是一种区域文化,与推广普通话并不是对立的,私下里和自己的家人、亲属、老乡们相聚,用方言进行交流,反而更显得亲切自然,但是工作必定有工作上的要求,不能和私下里混为一谈,要求工作时间说普通话,既能促进普通话交流水平的提高,更能体现自己的文化素养,对企业也是一种形象展示,所以,苏州这家企业规定员工上班时间说普通话,不仅无可厚非,其积极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