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05|回复: 3

[话题探讨] “方言禁令”属文明之举但不可操之过急

发表于 2012-5-24 18:05: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5月16日,苏州某论坛上一篇名为《在公司一不小心嘴里蹦出几个苏州话,饭碗就没了》的帖子, 称一家公司向员工发布通知:禁止员工在上班时间说方言,违反者公司将予以通报批评或者是解除劳动合同。(5月17日《扬子晚报》)。
   一贴激起千层浪,引起网友们的广泛关注,观点也迥异不同。有人认为方言是人们的一项权利,不能剥夺人们说方言的权利。有人认为规范职场语言是企业的一项制度,不违法。还有人说“方言禁令”损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众说纷纭,而且都不无道理。其实,“方言禁令”只是限制了还不会说普通话的人,更加规范和体现一家企业的文明进步程度,实属进步之举,只不过是有些操之过急,引来争议也就无可厚非了。
人类生存繁衍数万年,孕育出各具特色、形象趣味的各种语言和方言。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中,方言不仅代表着一种地域特色,更是人们在长期积累和沉淀中创造出的一种自然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和地区的文明气息和历史韵味。而今,“方言禁令”似乎要冲击这种自然文化,其实不然,普通话同样是一种文化,一种在进步和创新中产生的新文化,普通话的出现是文明进步的一种体现,推广普通话也是进步之举,“方言禁令”更显时代步伐,可圈可点。不过,要结合实际,不能操之过急。
   方言容易拉近心灵沟通的距离,是国人思想里的一种亲切的语言交流语种。每一个人都是喜欢的,比如相声、小品里具有特色的天津话、四川话哪个不喜欢,也正是因为方言的别具韵味才引得人们捧腹大笑,赵本山把东北二人转传播到了全国,东北味的方言全国掀起了热潮,也说明方言是人们认可的一种语种。但是,我国方言众多,社会在日益进步的同时也将全国各地、各民族的人们聚在了同一个城市或者一家企业,如果一家企业,各自说各自的方言不仅交流上会有问题,工作中因为听不懂可能也会出现差错,影响工作效率。推广和应用普通话就可以解决方言带来的一些沟通障碍,是一种通用的语言文化,是一种进步,“方言禁令”也就是一种进步之举。制度规范员工语言行为养成,做法值得提倡,不过要结合实际,不能操之过急。
   企业完全可以在招收员工时把会说普通话作为一项录取的条件,这样首先解决了企业新生力量都是会说普通话。如果在职员工中说方言的多,企业就不能直接下“方言禁令”,可以办普通话培训班,宣传推广普通话是企业治企一项措施,引导和规范职工语言,形成强大的舆论导向,逐步形成人人必须讲普通话的氛围,久而久之,普通话推广也就自然形成。如果,普通话员工都掌握了,但是还是在单位里用方言,出台“方言禁令”是很适宜的,体现了决策者文明治企的决心,是一种进步,有什么值得争议呢?             (刘雅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4 22:39:10 | 查看全部
“方言禁令”属文明之举但不可操之过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4 22:39:31 | 查看全部
说普通话和讲方言不矛盾,完全可以共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4 22:39:46 | 查看全部
     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