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岂能硬性禁方言 强扭的瓜不会甜
各地的方言放在语言学家眼里,就是语言进化的化石,是研究的瑰宝,但从企业工作时间交流的实用性来说,我们还是希望让普通话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一些企业的规章制度把必须说普通话列入硬性的条款,我们不敢苟同。企业用工看中的应该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普通话毕竟只是交流中一个小小的工具,如果这一点不能满足要求就解除合同,恐怕企业管理者目光略显短浅。我们知道,老一辈革命家都是操着一口方言打天下,并没有因此而影响革命的进程,所以,不必把这个作为硬性规定。人们常说“强扭的瓜不甜”,对方言这个“瓜”也不能强扭,那样做恐怕会伤了员工的心,为这点小事赶走了人才,岂不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但是,这并不是说在工作中说普通话没有必要。如果谈话对象不是本地区的人,大家还是尽量都朝着说普通话的方向努力才好交流一点。笔者曾遇见过一个胆战心惊的情境:一名员工在作业中拉着钢丝绳往后退,另一个员工朝着他指手画脚的大喊方言,我们都没听懂,最后他急着窜过去一把拉住了前者,我们才发现,原来他再退一步就是一个三米深的大坑……,当时我在旁边都吓出了一身冷汗。就想,如果不来自一个地区的人都自觉用普通话交流,哪会有这种危险的场面出现。
其实,作为企业,要想从文化层面上站住脚,就应该努力打造企业文化的硬件,从员工文化生活入手,让员工享受文化氛围的感染,提高整体水平。若仅依靠硬性规定抓抓普通话,搞搞统一服装之类,这不过是一些皮毛似的形象工程,必然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其肯定不会成为企业文化的亮点。
总之,要想把普通话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抓好并提高,不能靠“强扭”,而要靠“引导”,动脑筋营造出整体的普通话交流氛围,自然会水到渠成。企业若因方言歧视出现劳企纠纷,被员工诉诸法律而维权,也不是没有可能。(张学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