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最美女教师为临时工正名
5月8日晚,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发生了一件感人的事:80后青年女教师张丽莉,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一把推开了两个学生,自己却被车轮碾轧,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位截肢,至今仍躺在重症监护室,尚未脱离生命危险。媒体报道此事之后,“最美女教师”成了张丽莉的代名词。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意外成为“最美女教师”之前,已经在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执教5年多的张丽莉,一直都没有拿到正式的教师编制,也没有医保,每月工资仅一千元。(5月20日《中国广播网》)
没有拿到正式的教师编制,也没有医保,每月工资仅一千元,在普通人眼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无疑是不折不扣的“临时工”。客观的说,同正式工相比较,临时工干同样的事情却享受不到同等工资福利、培训、晋升机会甚至荣誉,还随时面临解聘的可能,临时工这个词在现实生活中带有一种歧视的意味。随说自《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法律意义上已无临时工、正式工之区分,只有合同期限长短之分,但临时工这个法律意义上并不存在的用工形态,如今却大量存在于各行各业中,他们普遍具有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社会保障缺乏、工资低廉的特征,是网友调侃中“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得比驴多”中最杰出代表。
然而伴随着暴力执法的城管是临时工,上班打牌的机关人员是临时工,违规买保障房的是临时工,派出所女警察发飙的是临时工……等热门事件的兴起,临时工这个词语已经超脱该词语的本义,进化为一种社会现象,在居多涉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突发事件中,“临时工”往往能在最后的问责环节里肩负起与其所处的身份地位,所享受的福利待遇不成比例的责任、处罚,成为事件最后的责任人。临时工成为高危群体,就如同 “同志”“小姐”“玻璃”等词语一样,在现实语境使用过程中产生了歧义,有着 “背黑锅”“替罪羊”的另一层涵义。这也难怪有人形容现在临时工是“挣的是卖白菜的钱,顶的是卖白粉的罪”。
当人们已经习惯把“临时工”和一些突发性的坏事联想到一起去的时候,有着临时工身份的张丽莉却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一把推开了两个学生,她在拯救了两个年轻孩子生命的同时,也为临时工这个词语正了名,给这个词赋予了勇敢、伟大、光荣等新内涵。但令人深思的是:张丽莉五年来工作中一直都勤勤恳恳、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把学生视为亲人和朋友,并取得许多优异的成绩,但却始终都没有编制,这不由让人对现有的教育体系编制的准入、考核制度的公正性、合理性产生质疑,为什么一个优秀的教师会徘徊在编制线之外,长期享受着二等的福利和待遇呢?
由于在见义勇为的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也因此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教师”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在国家领导人、社会舆论、民众的关怀和慰问下,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编制问题的解决当然是没有任何悬念,但这也只能算是一种迟来反哺。值得拷问的是,全国还有多少像张丽莉这样优秀的临时工,他们由于没钱没关系没后门,不得不长期忍受着同工不同酬的不平等待遇,如何以公平正义的名义实现对这个群体的救赎?难道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靠在突出事故中作出巨大牺牲这一条路吗?相关人力资源部门和教育部门应该加快修补完善相关用人制度和劳动法律,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公平、公正、阳光的雨露,让每个人的劳动都能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因为这个社会已经欠他们太多太多,这些临时工再也伤不起,也等不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