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29|回复: 0

(道具)娱记:“狗仔”的专业和敬业

发表于 2012-5-26 16:14: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个人档案
姓名:Y先生
职位:娱记
从业时间:5年
最骄傲的事迹:混入国际大片剧组搞定一手资料


    我们关注全球变暖、油价上涨、伊拉克问题,我们也关注麦当娜离婚、帕丽斯·希尔顿的新男友、安吉丽娜·茱莉又收养或者生养了几个孩子。娱乐明星的八卦动态不但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还有助于拉近朋友同事客户的关系。我们一边不齿娱记上天入地无孔不入用尽各种手段对明星贴身紧逼,一边眼睛盯着娱乐版赞叹明星的美态或者暗爽明星的丑态。我们的生活中不能没有娱乐新闻,更不能缺少娱记。

阴差阳错成为娱记

    和不少人在择业上迷惘不同,Y先生很小就立志要投身于媒体行业,这是受到了同样在媒体业工作的父亲的影响。Y先生回忆道:“小的时候看到一个又累又饿的乞丐在酒店门口突然发病,有很多人围观却没有人伸出援手,酒店老板更不是想着救人,而是急着把人赶走。做记者的父亲挺身而出打抱不平,并亮出了身份。酒店老板顾忌于媒体的力量,立刻叫了救护车。从这个时候起,我就感到媒体有种无形的力量,可以引导公众做正确的事情,帮助弱势群体。”Y先生在大学时就是学校校报的中坚力量,实习期间在一家网站做编辑。“不过,我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娱记,我一直向往着做战地记者或者时事记者。”阴差阳错下,对娱乐行业本来不太感兴趣的Y先生却成为了娱记,他坦陈刚开始时很不适应。

需要资源 更需要开窍

    徐克导演的《蜀山传》里,是否“开窍”成了正邪大战的关键。而是否“开窍”,也是成为一名专业娱记的关键。Y先生表示,李开复博士的“开窍论”让他在娱记的道路上豁然开朗。李开复博士说:“每个人在学习期间都有一个发现自己的过程。这过程包含了两个内容:先是发现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目标明确;然后才是发现了自己的能力所在——能做什么。”如果这两个过程契合了,就会感到灵感、力量自然而然地涌出——那情形就像很多人说的,“开窍了”!

    “刚入行,娱乐行业的新闻点、敏感度,哪些当做哪些不当做,我全然没有概念。”Y先生表示当时最难的是根本没有采访资源,完全要靠自己去挖掘,这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持续了将近1年左右。

    勤奋也会惹人嫌

    没有开窍前,Y先生的窍门就一个字——“勤”,几乎听闻任何地方有任何活动,不管是大牌还是小明星出现,Y先生都会准时到位。“这并不是‘赶场子’,因为我对这个行业全然陌生,需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挖资源。”Y先生强调,“不过由于我太过“勤奋”,抢了别人的条线和资源,引起了其他记者的不满。好在我是抱着学习熟悉的态度,因此根本不在乎车马费,也不怕辛苦,因此有些同事对于我的这种‘抢资源’的态度还是挺理解的,对我也挺友善。”

    朋友帮助链接起娱乐世界

    还记得“通过6个人就能将所有人联系起来”这个神奇的关系圈吗?对于手头没有任何采访资源的媒体新人来说,这种人脉关系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做媒体尤其是做娱记的,就要善于交朋友,很多信息来源都是通过朋友而来的。我跑得勤,交友也广阔,因此认识了不少外地的同行,同时也找到了另一片天地。” 上海的同行和前辈都已经把本地资源占足了,因此Y先生积极拓展国内其他娱乐重镇的资源。当时有个在广播电台工作的朋友,和唱片公司、电视台的关系都很不错,一次有个重大活动在北京举行,Y先生通过朋友的关系“冒充”实习生进入场内,并且成功地做了一个专访,令采访对象和经纪公司都非常满意。这以后,Y先生的人脉关系和采访资源就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娱记还要跟歌迷会、影迷会会长或者资深会员保持良好关系,比如韩国明星的歌迷会成员,他们甚至比娱记更能得到明星的确切消息,靠近明星。”

    用新闻的眼光来看娱乐行业

    “不少业内新闻都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模式:比如,开机时明星的心情总是激动的,拍戏时大牌总是要起些纷争的,新戏上映前后总会传出一些绯闻……如果媒体上总是充斥着这样的娱乐新闻,我觉得挺没意思的。在同行打盹时,也给了我一些机会。我觉得媒体还是要保有揭露批判的力度,所以我做的娱乐新闻都比较偏事件性。通过这些历练,我也有了‘娱记’的眼光和专业度,能够一眼分辨出哪些消息是炒作,哪些消息是真正的新闻。说来还有一件挺好笑的事情,刚入行时我报的负面新闻比较多:剧组意外啦,明星离婚啦,导致只要我打电话给剧组或经纪公司,对方就会立刻说:‘今天我们这里没出什么事情!’”

采访大牌的技巧

    Y先生指出业内有些大牌有时候故意不接受媒体采访,“因为料都被挖光了,就没有东西好说了,所谓‘越神秘越向往’。”对于那些难伺候又不肯接受专访的大牌明星,如何挖掘出独家内幕呢?Y先生表示一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采访资源:1.发布会,在公开场合明星必须出来露面,比如说章子怡这一类的国际明星;2.跟经纪人沟通,进行小范围的采访。但这样的采访要看媒体本身的实力和品牌影响力;3.经典“狗仔”做法:守候蹲点,看到明星露面一个箭步冲上去就提问,不管届时明星说什么,都会成为新闻,尤其若是明星被激怒了,更是新闻。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发布会的流程比较严谨,而大牌明星的经纪公司“过滤”采访提纲也很厉害。因此,除了呈交的采访提纲上的问题,自己还要准备一部分问题。可以先问1—2个采访提纲上的问题,然后提出自己最想问的问题。如果有些场合限制媒体提问的时间和问题数目,那就不妨大胆地直接跳过提纲上的问题,就问自己最想要得到的信息。

    有些问题太尖锐,如果娱记过于直截了当地提问也会被“封杀”,因此提问时还需要相当的技巧,如“转换问题”或者“迂回战术”。“有个明星前阵子出现了醉酒打架等负面新闻,巧的是这个明星代言了一个酒类广告,于是我就问他如何看待饮酒过量而引起的不当行为。”有些娱乐圈的负面事件,当面质问肇事明星无法得到回应,就可以询问他的朋友或者对手的看法。“绯闻事件是大众最关心的话题,但却是明星的雷区,因此遇到八卦问题,不妨问得委婉一些,不能直接说‘有传你和XX如何如何’,而可以说‘听闻你和XX的关系很好,你是如何看待你和TA之间的友谊的?’”

“我认同狗仔的专业度和敬业精神”

    美剧《流言蛮语》里Dirt杂志的主编Lucy和她的御用摄影师Don堪称“疯狂的娱记”。Don为了拍明星的遗照赴火葬场,为了拍明星的同性恋情私闯民宅,为了拍进戒毒疗养院的女星甚至不惜自残。而身为主编的Lucy和女明星情敌拼得双双负伤后,第一反应是打电话给Don让他来拍下现场后才叫救护车,爱岗敬业到了常人无法企及的地步。做一名称职的娱记、“狗仔”,所需要的专业度和敬业精神远非大家所想……

    “娱记”也许在媒体行业所受到的尊敬最少,因为有一种叫作“狗仔”的娱记无孔不入,采用极端的非常规的手段挖掘新闻,在爆人隐私方面乐此不疲。对于“狗仔”,Y先生并非故作姿态地鄙视否定之。“爆隐私的确太过分,但不可否认,‘狗仔’非常敬业,他们24小时轮班,不会漏过任何一个时间点,也不允许自己错过任何一个新闻点,捕捉到的新闻真实性和时效性都是第一手的。比如说,香港狗仔爆黎明家里的隐私太过分,但他们的手法令人叹为观止,他们为了偷拍到黎明在岛上的住宅和活动,蹲点了几个星期,用天文望远镜直接接在相机镜头上拍摄。其实哪些新闻能够见光,哪些新闻不能够见光,把关工作不仅在于狗仔队,而在于编辑、主编等。”

    Y先生指出现下有些闭门造车的娱记根本缺乏“狗仔”的敬业精神,他们利用网络时代的便捷,盲目抄袭信源而不去求证。“媒体最重要的功能和职责之一是去求证去核实,更新补充深挖事件,带来真实可靠的新闻信息。”

“我混入了一部国际大片”

    谈起最满意的一篇报道,Y先生至今都很兴奋:“我混入了一部戒备森严的国际大片,所有的采访资料都是第一手的,绝对真实!”

    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那部大片戒备森严,我蹲点了两天,根本没有办法进入片场。由于我和一个片场的施工工人聊得很欢,那个工人主动跟我说:如果大明星一来,就会立刻通知我。我就此埋下了一个‘眼线’。后来,他果然及时通知了我。

    “得到消息后,我和摄影师俩人连夜赶过去。但对方守备严密且很警惕,我们只好包了辆出租车不停地绕着片场转圈,看到大明星的身影就放慢速度,赶忙抓拍。因为月黑风高,晚上根本没有光线,拍摄出来的效果很不好,被领导尅了。

    “于是我打算再深入片场。不过因为剧组都是在半夜开工,环境很不舒适,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还要像‘做贼’一样躲来躲去,摄影师撂摊子不干了。”

    “潜伏”和“暗战”

    “没人愿意再和我一起合作,我成了文字加摄影双重记者,只能只身深入。一天我在片场门口徘徊时,被副导演看上了,正巧他们缺少群众演员,就问我‘要不要来拍有XX大明星出演的戏’,我还故作天真地问‘XX大明星是谁啊’。看我的形象不错,并且‘很傻很天真’,我很顺利地混入了剧组。并且私藏夹带了一个照相机。

    “但也许因为我形象还不错,总是鬼使神差地被安插在大明星的身边做‘人肉背景’,这对于粉丝来说是天大的福利,可对于我这个娱记来说却是天大的痛苦——因为那么多灯光和眼睛对着大明星,也等于对着我,我根本没有机会把照相机拿出来偷拍。

    “后来,我终于捕捉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迅速地拍到了照片,但拍完了,要把照相机再带出去,又是一个mission impossible。一个不慎,剧组人员还是发现了我外套里的照相机。但由于这是个国际剧组,做事非常规范,他们也不好意思抢我的照相机查看,就借机说,大家都想和大明星合影,问我借相机。电光火石之间,我的手藏在把外套里,把照相机里的存储卡拿了出来,像变魔术一样偷偷地塞进了衬衫袖口。当剧组人员惊讶地发现照相机里没有存储卡时,我用一种比他们更惊讶的姿态惊呼,‘一定是我太激动了,忘拿了’。剧组人员此时已经对我的身份产生了怀疑,于是“热情”地要帮我把照相机放回包里。我突然想起包里还有我的名片盒,于是立即夺过包说‘不好意思,我要上个厕所’,在厕所里把名片盒绑在腿上,然后大大方方地把包交给他们。剧组人员自然没有发现可疑的线索。这一切,比碟战片还刺激,比‘潜伏’还‘潜伏’。那段时间,我回到家就已是凌晨了,每天只睡3—4个小时,洗把脸把当天的稿赶出来后,然后继续‘潜伏’在剧组里当群众演员。”

转行优势:娱记的敏感和“深挖”

    对于做娱记的不规律生活,Y先生感叹:“我们是在用一种自由换另一种自由:上班时间可以比别人自由,但往往没有下班时间。”Y先生需要在报纸出版的12个小时前正式截稿,采访时间再晚再累,都要及时把稿子赶出来。

    文字记者不同于摄影记者。摄影记者干活的时候比较累,因为机器装备很重,但摄影记者的工作目的性明确——抓拍下最具新闻性的最好的画面。而其余的事情都需要文字记者承担,从前期的搜集线索、联系资源、确定选题,到准备采访提纲,进行采访,完成稿件。“选题是最难的,因为不会天天都能找到独家新闻,但报社和读者希望天天都能看到独家新闻。”Y先生如是坦白。

    当问到娱记的收入时,Y先生表示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多。Y先生表示上海的娱记一般收入在3000元—6000元不等,北京的媒体背景雄厚,而南方如深广一带的媒体土壤丰厚,因此收入要比上海高,好的娱记收入能在万元左右。

    谈到较为敏感的“车马费”时,Y先生表示,一般电视剧组所给的车马费在同行业中是最高的,从300元—500元不等,文化条线的车马费相对来说低一些,在200元左右。而蹲点、包车等费用,一般单位都会报销,给内线的爆料费,单位也会承担。但平时采访的交通费等,都要记者自掏腰包。

    如今娱记的从业人员年龄层次也越来越小。Y先生表示娱记不但有“青春饭”之忧,同时也是项体力活,因此转行势必在考虑之中。“有些业务能力强,和经纪公司关系密切的同行,就转行去一些经纪公司做企宣;也有一些出国深造了。”

    谈到自己的将来,Y先生表示,他仍旧没有放弃做时事记者的理想。“我周围也有个别同行从娱乐条线转到了时政、时事等条线。而且,我认为一名出色的娱记是有着极高的新闻敏感度的,比其他同事更善于捕捉挖掘信息来源背后的内幕。”Y先生指出,去芜存菁,拿出“狗仔”的敬业度和专业性,做任何事情都不会只是梦想。


来源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