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仪表有时也说谎
冀中能源邯矿集团长风玻纤厂 乔向巍
冀中能源邯矿集团长风玻纤厂是生产玻纤的一家企业,其中核心部位就是融化玻璃液的池窑。池窑是全封闭的,里面的玻璃溶液深度需要保持在1.11米以上,探测液面高度的设备是从日本进口的一套先进的激光测面仪,其工作原理简单来说就是设备发出激光,探测到玻璃液面的高度就会反射在刻度尺上,然后形成数据显示在仪表控制室内。
前些日子,在拉丝环节经常会发现玻璃液里出现黑色的物质,职工们也发现从测温孔中偶尔会有青色的烟溢出,但都没当回事,因为玻璃液中加温设备钼电极氧化时经常会冒出蓝烟,也会顺着玻璃液流出一些氧化物。这样的情况持续了2天之后,忽然间产量就下降到了原来的一半,生产特别困难。这可急坏了全厂的干部职工。在进行了多项的检查、对每一个生产环节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后还是没有得到一个清晰的结论。这时,负责安全生产的厂长张付岭皱着眉头说:“没办法了,只能通过对池窑‘开膛破肚了’,看看里面究竟是怎么回事。”工艺科科长黄从军听了后说到:“打开池窑风险很大啊,如果里面没事,我们费工费力又费钱,损失不小啊。”张厂长坚定的说:“没办法了,这样持续下去我们的损失更大,我们这几天检查了,各个部位都没问题,只有池窑里面没有看到。下午就开工,出现了什么问题一切由我负责。”下午,在打开池窑的一瞬间,在场的全体人员都张大了嘴巴惊讶不已:“液面怎么下降的这么厉害,比工艺指标上最少低了10公分啊,可是仪表怎么显示是正常的?”“快看,钼电极已经有三分之一露出来了,都快氧化没了,我说怎么老是冒青烟呢。那玻璃液里黑色的东西就是钼电极的氧化残留物啊。”随后,赶紧加快了向池窑里添加原料的速度,在晚上,液面恢复了正常。生产随之也逐渐的恢复了正常。
这次事故着实让我们心惊肉跳了一把,如果再晚两天发现,钼电极全部氧化没了,光钼电极一项就得损失4百万以上,同时,产量恢复到正常水平还不知道需要多久。这次事故的原因主要是我们的激光测面仪出现了问题,仪表一直在错误的反应池窑内部的情况,可这套设备业内评价一致认为很好,在一些厂家运行多年也没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到底出在哪呢?经过了仔细的排查式分析,拉丝车间主任李长林最后给出了一个正确的答案:原来为了降低成本和节能减排,最近在车间增设了一部磨废丝的设备,把没有形成成品的废玻璃丝再次进行研磨,作为原料重新添加到池窑内进行二次利用,它放置的位置和激光测面仪在同一堵墙上。这台设备运行起来动静比较大,可能是因为共振的原理,使激光测面仪固定的高度稍稍出现了一丝改变,下降了3毫米左右,就是这3毫米的变化,反映在生产上险些酿成了重大的事故。
在最后的事故总结会上,厂长张付岭若有所思地说:“这次事故差点让我们损失了400多万。如果我们发现的不及时,钼电极氧化没了池窑内的玻璃出现了大面积结晶,整个池窑就得报废,几千万就没了啊。仪表有时候也说谎,所以说啥都靠不住,我们只能靠自己,只能靠我们每一个职工在岗位上细心再细心,认真再认真……”
目前,长风厂又增加了一套人工测量玻璃液面的设备,两套设备一套人马,同时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