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66|回复: 1

当发现重大隐患之时——该出手时就出手(安全通讯稿)

发表于 2012-5-28 14:55: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为配合今年安全生产月——“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主题活动,《工人日报》班组平台1088期投稿主题要求:干部与职工要一起揪、查隐患,不是说摆在大家眼前的隐患,而是要找真正的隐患,不寻常的隐患,等看到时就吓一跳的那种隐患,而且是要用事实说话。作为曾干过20年矿山救护工作的我,安全责任驱使我心自问,在平常的安全工作中,我们许多员工,在遭遇的重大事故隐患时,不知你是如何出手的呢?因此,笔者联系安全工作实际,大脑里即刻产生的一幕幕彩色的电影记录片,让我回忆到那个终身难忘的不眠之夜,揭开现在许多员工不为人知的重大隐患险情排除的传奇故事!

                                        当发现重大隐患之时——该出手时就出手           
                                                             王 廷 永

        2003年6月28日的夜班,当时我和救护队员缪丁一起,奉命到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电公司石壕煤矿井下的南二区轴部巷值班,执行一项很特殊的安全工作紧急任务。
        我两人接受任务后,身背氧气呼吸器,携带瓦斯仪器,温度表、一氧化碳检定器、医疗箱、担架等救援设备,在通风队长任之林的带领下、和测风员谭越来等人一起,徒步下井,爬坡穿巷,气喘吁吁来到南二区轴部巷扩眼的指定位置。
        在临时的救护基地,我来不及休息,就放下呼吸器,习惯地拿起瓦斯仪器,来到轴部巷准备扩眼的工作现场。就按正常检查程序检查周围的瓦斯和通风情况,通过检查符合安全规定,当我近距离来到拳头大的通风眼处,由于负压通风的作用,轴部巷的新鲜风流正呼呼地进入洞内……
        据悉,当时的采煤623队正在采S1624的采煤工作面。由于工作面瓦斯大,回风流经常瓦斯超限,造成采面经常停产,严重影响该队安全生产。在这种情况下,矿通风科为了稀释排放工作面老塘和隅角瓦斯,使回风流的瓦斯浓度在1%以下,矿编制了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在当晚的夜班,按实施放炮扩大回风眼子,把瓦斯气体引向洞内的回风立眼上口,然后经过瓦斯巷,到白岩地面回风井的抽风机,安全抽出的地面进入大气。
        当我看到此小洞,位于在巷道右帮的中部位置。在此,我好奇地用力把瓦斯仪器上的塑料辅助管,慢慢地放入洞内的底部,小心地用右手捏了7次吸气球,然后把瓦斯管子取出来,打开将瓦斯仪器上盖,眼睛朝刻度盘,光标在9.2%位置上,此时,我感到大吃一惊,心理感到异常的恐慌。为什么洞内瓦斯那么大,浓度达到的瓦斯爆炸威力最强的浓度。为了稳妥起见,当时我想,莫非是我的瓦斯仪器有问题,或者是我看错了。于是,我有反复看了3次,瓦斯浓度未发生变化。当即,我就向现场负责的通风队长任之林汇报了异常情况。他已感到十分惊奇!
        于是,任队长当即叫现场的瓦斯员何世忠按我的检查方法,仔细地检查了两次洞洞内的瓦斯,浓度分别是9.4%、9.6%。在此,任队长感到情况不对,于是,就打电话向矿调度室询问有关工采煤作面、回风立眼下口、进风流、回风流系统的瓦斯、二氧化碳、氧气、温度的检查情况,数据显示全部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安全规定。
        在这样“正常”的情况下,根据现场检查的异常情况,任队长向安全副总做了特别的汇报。当时张总不相信,通知尽快做好放炮扩眼的准备,按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执行。在感到很为难的情况下,我就表明了我的立场和观点,再做复查,如果瓦斯浓度没什么变化,请示矿总工程师怎么办。在紧张的作业现场,大家分析认为: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它比空气轻,积聚在巷道的空气上方,空顶处和采掘工作面中。瓦斯无毒,但有窒息性;瓦斯难溶于水,但扩散性与渗透性很强,瓦斯使人缺氧窒息,遇火能燃烧和爆炸,严重时会危及矿工生命安全和矿山财产安全。
正在大家激励,该矿通风队的通风测风员谭越来,汗流浃背地跑来问上面的瓦斯检查情况,我们说瓦斯达到了报纸威力最强的界限。当即,谭某当时很生气,说了一句:“我走的几个点,瓦斯都在0.04%以下。而且眼子内的风是负压通风,根本不可能产生瓦斯,请问瓦斯从何而来。不可能,绝对可能,开什么国际玩笑!”在此,我和任队长叫他用自己的瓦斯仪器仔细检查在做结论。他娴熟地检查了一遍瓦斯,认真地观看自己的瓦斯仪器显示瓦斯浓度在9.4%,这下他不开腔了,脸上直冒虚汗。
        怎么办?任队长突然问我。我坚持我的意见:把人员全面撤到安全地点,不能放炮扩眼,不小心,会造成瓦斯爆炸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为,我们在现场的施工地点,瓦斯浓度在5%至16%范围内,而且瓦斯浓度达到了9.5%上下,完全具备了爆炸威力最强的浓度;空气中的氧浓度在12%以上。按瓦斯爆炸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就差高温火源了。如果放炮,瞬间就会有100%的明火产生,导致瓦斯爆炸无疑。
        “道理很简单,我同意你的意见。不过,怎么能得到矿安全老总的批准呢?”任队长感叹到。我说:“任队长,辛苦你了,你再跑一趟,打电话再请示矿调度室是否可以改变,保证施工人员安全万无一失!”这时,时间已超过子时,施工未有一点进展。
        无奈,任队长叫测风员把检查的瓦斯异常情况向矿调度室汇报。值班调度员感到很棘手,就打电话给在家里熟睡的矿总工程师何孝联。紧急的电话铃声,把何总吵醒,他翻身下床,抓起电话,就说知道了。要求调度室与井下联系好,通知现场人员不要乱动,等我到现场后在做决定。
        当晚凌晨1点30分,何总急忙换工作服下井,很快就来到施工现场,听取了我、队长、瓦斯员、测风员的空气质量检查情况后,当即决定由他本人总坐阵指挥,命令瓦斯员安设一趟临时风筒,加强通风。再由掘进一队有经验的班长吴弟云负责,在前面提一大桶水,用毛巾打湿水,随时把水淋在风镐钎子上防火降温,防止在用风镐在扩眼时,坚硬的煤(矸)接触产生火花。由我和救护队员缪丁轮换在现场监控,每到5分钟检查一次瓦斯和一氧化碳浓度,做好现场预防工作,必须保证施工人员的作业安全。
        在何总的有效指挥下,大家紧张有序的浇水、扩眼、端煤。不到半小时,回风眼子面积扩大到一个平方米左右,我大胆走向前,发现已打开黑乎乎的洞内四周凹凸不平的底板上,乱七八糟的垮落浮煤(矸)堆满了底板,从顶板掉落的矸石,正巧砸在洞内的中央底部,形成一个篮球大的凹形状。在这关键时刻,我用脚踢开凹部乱石,弯下腰再用瓦斯仪器检查复查,发现积聚的高浓度瓦斯,已被临时风筒的风高压吹走,瓦斯浓度检查为零,我和大家悬着心才落了地。这下,我们有惊无险地结束了战场难忘的战斗!
        “是啊!在现场的全体员工,以高度的安全责任感,冲破重重阻力和难关,积极协同现场施工的工程技术员人员,班组长及时排除积聚篮球大小的瓦斯罐,有效避免了一次重大瓦斯事故是多么的不容易呀!”任之林在现场感慨地对我说道。
        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瓦斯呢?为给大家揭开这个谜,何总在现场当着大家面,科学分析讲道:“大家你看见没有,在这之前,由于密闭墙长时间的封闭,隔开了进、回风流,造成瓦斯积聚。虽然,你们在打开之前,对回风流采取了负压通风的措施,但在凹处的瓦斯很顽固,并没有被负压通风吹散,故此造成了重大安全隐患,险些造成重大事故。由于你们在现场尊重客观存在的瓦斯规律,坚持安全规程和做人的原则,咬定瓦斯隐患不排除不放松,体现了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精神,值得全矿推广和学习!”
        何总的话刚讲完,全场爆发出热烈掌声和欢呼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8 15:00:05 | 查看全部
时间确实有点久,2003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