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28|回复: 10

(修改稿) 揪隐患“心细如发”,保安全“万无一失”

发表于 2012-6-1 09:53: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又是一年安全月。在安全月里,全国各行各业将会围绕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实际,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但是不管开展什么活动,万变不离其终:查隐患、保安全、促生产。作为身处生产最前沿的班组职工,要学会突破面子看里子,扒开浮土找裂缝,相互间拧成一股绳,激活班组每一个使班组这个小细胞参与查隐患保安全的巨大能量得到充分发挥,从心开始,从点点滴滴的芝麻小事开始,心细如发、心静如水去揪、查来本人、他人和周边环境中可能造成事故发生的显性和隐性隐患,彻底转变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不良安全习惯,这样才能够做到“阴沟里不翻船、喝凉水不塞牙”,做一名本质安全型职工。
                                         揪隐患“心细如发”,保安全“万无一失”
                                              盘江精煤股份公司:刘佳跃
         煤矿安全生产的特殊性让每一名职工必须心细如发,随时注意发现、察觉自己身上、工友身上以及每一道施工工艺、细节环节和点滴小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自保、互保、联保等方式去排除它,使宝贵的生命健康权真正得到尊重。一个令人心情沉重的事故案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一名采煤队职工,在工作间隙休息时,将戴在头上的安全帽拿下来,垫在屁股下当成凳子坐。没想到休息不过五分钟,结果从巷道顶板上掉下一块矸石,当即就把这名职工砸成重伤。“当时也看过休息那个地方的顶板情况,自认为条件很好,上面的矸石应该不会掉落下来,没想到却掉下来了。”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这名职工后悔莫及。而因一次无意识的违章行为,使他永远失去了劳动能力,只能靠一点微薄的伤养工资维持家用,一个本应该和谐美满的家庭从此幸福尽失。
         在我们身边,为人所司空见惯的隐性隐患不胜枚举。比如一名采掘队职工,他的矿灯光线暗淡,别人劝他去换一盏,他的回答令人吃惊:“没事,我的灯不亮了,还有其他兄弟照着,以前经常这样做,不会出事。”于是身边工友也就认为不会出事,该干活干活,该施工施工。其实在这一过程中已经造成了两种违章,一是灯光不亮仍然操作者在违章,二是身边的工友在纵容违章。再比如一名矿区通勤车司机,喜欢在驾驶室前的挡风玻璃上挂一个护身符,但是每天上上下下成百上千职工都没有意识到这也是一种安全隐患,当某天遇到意外情况时,护身符有可能变成魔咒,殃及司机及乘车职工。在生产一线班队组交接班时,一些班组长和岗位职工忙于赶时间下班,仓促中让一些事故隐患留下了尾巴,结果上一点班埋下的定时炸弹酿成了事故;一些职工不注重工作服的穿戴,操作中袖口与高速运转的运输胶带等设备设施绞缠而导致手臂受伤;一些职工不注意饮食卫生或者饮食无规律,导致在操作中精神恍惚而发生事故......   
        古语云:“只一个俗念头,错做了一生人,只一个俗眼目,错认了一世人”,隐患的认知同样如此,一次不起眼的错误认知或者一次不经意的违章埋下了重大事故隐患,不发生是偶然,发生了是必然,给自己、给他人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伤害。 煤矿安全需要“万无一失”,“一失”则“万无”。看不见的隐患是威胁我们生命健康的最大敌人,而在很多时候,制造看不见隐患的人往往就是自己,要打败这个敌人,第一个要战胜的就是自己,因此一起揪违章、查隐患迫在眉睫。   
        首先要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该怎么做及做别人所不能做。每一名班组员工都要从自身岗位实际出发,明白所从事工作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来自自身思想上的、操作习惯上的、机械设备和现场人、机、环境方面的,及时转变固有的思维习惯,任何事多想几个可能,多问几个为什么,变看惯了为看不惯,变干惯了为不敢干,从点滴小事做起,织牢安全护身符。   
       其次要看看别人怎么做,做对没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实际工作中,要学会看别人怎么做,做对的要虚心学习,做错的要及时帮助提醒,真正养成“自己不伤害自己,自己不伤害别人,别人不伤害自己,提醒别人不受伤害”的互帮互助良好习惯,把自身存在的习惯性违章和从别人身上察觉到的违章晒出来,对照规程措施,及时讨论,及时纠正,让一切可能危及安全生产的隐患夭折于萌芽之中。   
        再次,学会控制自身情绪,丢掉思想包袱一心投入工作中。明朝中期思想家李坤说:“使气最害事,使心最害理,君子临事,平心易气。”在班组中,每个人都都免不了因为工作的失职或者失误受到领导的批评处罚,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千万不能使气、使心,将个人情绪的发泄与本职工作分开,觉得受委屈或者不公平,可以在工作之余找到领导表达自身的合理诉求,而不是郁郁寡欢总把不愉快的事放在心头,造成分心走神,埋下事故隐患,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误造成事故,害己害人害家庭。   
        其四,班组要在抓违章、揪隐患工作中有所作为。笔者了解到,在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土城矿的基层班队组,现在有一条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工程精细化验收制度,其中有几条验收标准值得借鉴:队组质量验收员到达本班组后,首先要验收点班的班前会召开记录,看看是否有职工被批评、被处罚,处罚后是否带着情绪上班。在施工现场,不仅要验收当班工程质量,还要观察每一名班组员工的精神状态,查看班组现场安全小会召开情况,及时掌握现场人、机、环、管等环节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对于存在隐患的,即便工程质量合格也会被定为不合格,按照之前拟定的验收标准扣去相应分值,并提醒下一个点班整改落实。这一做法为我们班队组在揪隐患、治违章方面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经验,那就是充分发挥班组施工作业在现场、对每一名员工行为习惯掌握了解比较全面的优势,真正把可能危及安全生产的显性隐患和隐性隐患及时查找出来,并对照规程给当班员工讲解,以职工最容易忽视、最容易侥幸并且最容易因小失大的事故案例开展警示教育,使班组在揪隐患方面的作用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全面打造他控、互控和自控型班组,降低“三违”发生概率,杜绝或减少伤害事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 18:14:30 | 查看全部
老师,写的字数太多了,还是合理分分段多吧!提炼一下主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21:35:39 | 查看全部
谢谢金老师,马上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21:40:23 | 查看全部
按照金老师要求,重新作了分段,请其他老是金口玉言,继续指导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 23:41:24 | 查看全部
修改过的稿子比以前好多了,祝贺刘老师。只一个俗念头,错做了一生人,只一个俗眼目,错认了一世人,古语运用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 00:03:22 | 查看全部
谢谢初老师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 00:26:52 | 查看全部
还是有些长,和1088期差不多,建议继续修改,预祝上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 08:53:51 | 查看全部
罗老师,再次修改,请再提修改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 10:00:22 | 查看全部
第一段、第二段是否能在精炼一点呢,建议而已。祝贺刘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 11:54:21 | 查看全部
谢谢各位老师关注,我将按照各位仁兄提出的意见继续精炼文稿,百改不厌才能出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